经过一夜激战,赵军成功击退魏军。取得胜利的赵军士气大振,再也不像前几日那般无精打采,而是重拾信心。...
“幸亏二公子出手,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看着得胜而归的袁熙,审配快步上前行礼,表示感谢。
“审先生说的哪里话,我也是袁氏之人,自当出力报效国家。而且若不是先生您的锦囊妙计,魏军又怎么会吃这么大的亏。”
袁熙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亲自扶起审配,一脸谦虚的说道。
原来这几日,审配正苦思冥想如何破解魏军的攻心之计时,高干带着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看到来人的那一刻,审配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被袁绍软禁的袁熙。后来袁绍去世后,为了争夺赵王之位,袁尚和袁谭相互争斗不休,以至于袁熙都没有来到灵堂守孝。
而高干当初之所以会相助袁尚对抗袁谭,并不是他对袁尚有多服气。而是他担心袁熙的安全,所以才带兵来到邺城。
后来袁尚战败,高干没有跟着他跑,而是跑回邺城,就明白他对袁熙的担心。本来高干救出袁熙后,是打算带着他偷偷跑回幽州的,但是袁熙不愿意逃亡。
面对高干的苦苦劝劝导,袁熙对他说道:“如今大哥和三弟都不在,城中人心惶惶,我身为袁绍之子,岂能苟活偷跑。
前两日的事我也听说了,如果大哥和三弟真的不幸遇难,那我就必须扛起他们的职责来。”
袁熙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赵王之位,而是身为大赵皇子必须肩负的责任。
高干叹息一声,有些心疼的看着袁熙道:“唉,显奕,真是难为你了。”
袁熙苦笑一声,看向高干:“表兄,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
后来两人找到审配,审配看到袁熙后想到他的身份,觉得此时城中军民需要有人来坚定他们的意志,于是命侄子审荣来了这么一场诈降。
将魏军诱入城中,围而歼之,好用胜利来鼓舞人心。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做到了。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士卒看到魏军后,脸上不再有明显的畏惧之色。
“趁着昨夜激战时,我已经派人前往朝歌找沮公求援。只要我们坚持十天左右,沮公定会率军回援,届时我们前后夹击,魏军必败。”
审配知道邺城兵少,不能久守,于是趁机派人向沮授求援。
之前袁尚和袁谭争斗,沮授不愿过多牵扯其中,所以不愿回来。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沮授知道后,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而且军中将领的家眷大多都在邺城,为了大局着想,沮授也会尽快集结兵马回援。
“审大人有心了,只要沮公回援,邺城就能安然无恙了。”
听到审配派人向沮授求援,袁熙心中也安定了很多。
之前袁绍在世时,不管麾下谋士如何争权夺利。但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一点,就是沮授的统兵能力,在大赵是无人比拟的。
只要沮授回到邺城,曹操直捣黄龙的计划就会失败。到时候魏军对大赵的战略进攻,就会转入战略相持,长此以往,魏国可能就会陷入大赵和大楚的夹击之中。
这一边赵国众人摒弃前嫌,一同想方设法对抗魏国。另一边的曹操,也在想办法如何快速拿下邺城。
“可恶,本王千算万算,竟然算漏了袁熙。没想到他居然还活着!”
昨夜战败后,曹操也在心中懊恼。他本以为袁尚上台后,会弄死袁熙,哪想到袁尚根本没把袁熙放在心上,导致魏军功亏一篑。
“主公,现在袁熙还活着,邺城军民的心中还有念想,之前的攻心之计怕是失败了。眼下想拿下邺城,唯有强攻。
只是属下担心,如果朝歌的沮授收到消息后,定会率军回援。届时,我军拿不下邺城,又会陷入之前的对峙当中,对我军是大大的不利啊。”
听完昨晚的战况,郭嘉向曹操分析出目前的局势。
“本王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当初才会挑唆二袁争斗,却没想到最后便宜了袁熙。如果本王就此撤退,袁熙必会威望大涨。
到时候他登上赵王之位,赵国朝堂重整旗鼓,那咱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全都白费了。所以必须在沮授回军之前,拿下邺城。”
曹操也知道目前形势的严峻,所以他必须在沮授回到邺城之后,抢先攻下邺城。
“还请主公向世子去信,请他佯攻朝歌,拖延沮授回援的脚步。我军必须在十天内,攻下邺城,否则只能退军。”
时间紧迫,郭嘉建议曹操在十天内攻下邺城。
“传令下去,尽起大军打造攻城器械,一日后强攻邺城!”
曹操不愧是枭雄,心志坚定,听完郭嘉的建议后,立刻起兵打造器械,强攻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