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李世民的夙愿,李承乾心里轻松很多,但是身体情况越来越糟。
之前很多人催李承乾立太子。
除了李象以外,李承乾还有几个儿子,但是几个儿子的水平,一言难尽。
最好的就是李象,但是李象的水平李承乾看不上,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如今立李治,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李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嫡子,这没什么好说的。
李承乾也开始了最后的交接工作,现在李承乾要做的就是提出改革。
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肯定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把这些人的利益拿出来重新分配。
改革的人没有好下场,改革也是困难重重。
这些李世民都规划好了。
之前李世民问过萧然,有没有改革很成功的例子。
大唐之前的最出名的肯定就是商鞅的改革,在大唐之前的李世民知道不需要说。
萧然说了贞观一朝以后的,李隆基时期的一个改革就很成功。
拉拢传统世家贵族,把刚刚崛起的寒门的既得利益重新分配了一下。
李世民根据后面的改革实例,把大唐改革的计划写出来了,写的很完整。
李承乾要当恶人,提出改革。
和李世民预料的一样,改革的事情公布,世家的人最反对。
朝堂上的世家门阀反对的最激烈。
甚至是有以死明志的。
李承乾也不惯着,你愿意死就死好了,但是你敢阻碍改革,直接杀。
现在李承乾手里有军权,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对大唐和朝堂的掌控力度其实很强。
比不上李世民,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很多人反对,李承乾不在乎,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至少不敢起兵作乱。
李承乾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召开了一次朝会。
李承乾要传位于小公主。
这一天长安城的文武百官,全部到太极殿。
宗室皇子公主,包括很多德高望重的人全部到了。
从贞观六年开始,大唐的宗室就很团结。
真是做到了万众一心。
李承乾还在太极殿开广播,太极殿说的事情,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
李承乾拿起话筒:
“人都到了吧!”李承乾脸色苍白,声音虚弱。
“回陛下,都到了!”
“长安城的大唐子民也能听到吧!”李承乾再次确认。
“回陛下,能听到!”太监连忙说道。
“朕此举就是要大唐百姓都听到!”
褚遂良薛仁贵这些心腹早就知道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朕承天命,践祚以来,兢兢业业,然如今朕身体每况愈下,国之重任不可旁落。”
“朕之三妹晋阳公主李明达,自幼聪慧灵秀,仁德布于四方。其心怀先帝之志,行止皆有文德之影,所创儿童基金会惠泽无数妇孺,此等善举与贤能尽显其德才兼备之质。”
“朕以为,大唐之兴衰系于贤能,而非仅于男丁。”
“晋阳公主之才德足以担当社稷之重任,朕决意禅位于她,望诸卿能念及公主之贤、国家之幸,共辅新君,保我大唐之昌盛,传我大唐之伟业,诸卿当遵朕意,同心协力,开创大唐新篇...”
不知道情况的,看到李承乾带着小公主其实心里也有猜测了。
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自古以来没有公主当皇帝的。
这是男权社会,无法接受!
一个老臣连忙站出来:“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我朝自高祖开国,向有定制,皇位传承皆依嫡长子继承之法,从无女子登基大宝之先例。此乃祖宗成法,关乎国本,若贸然传位于公主,恐致朝纲混乱,宗室不安,天下人心惶惶。且朝堂诸事繁杂,军国大事需有阳刚坚毅之君裁决,公主纵有贤能,亦难服众望,难以掌控全局,外不能御敌于疆场,内不能整饬朝纲,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择宗室贤能子弟继承大统,以保我大唐江山社稷稳固,祖宗基业绵长。”
李承乾艰难起身,把传国玉玺给小公主,“高祖之时和现在不同,现在大唐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朕的太子无法担任,晋王尚需磨练,给晋阳公主只是暂时的...”
“朝纲混乱,宗室不安也是不存在的,你问问宗室可有人反对?”李承乾指了指。
一群人看了看萧然和李丽质几人,几人的态度很明确,就是支持小公主的。
“朕的股肱之臣都不反对,何谈的朝纲混乱,宗室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