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此刻紧皱眉头,一只手揉着太阳穴,另一只手扶着椅子不断用指尖敲击着扶手,一脸愁容地坐在龙椅之上。此时的他,正在为湘王的谥号而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恍惚间朱允炆发现黄子澄已经进了大殿。便如同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朝着黄子澄挥手喊道:“黄先生回来啦!快快快,赶紧到朕跟前来,帮朕出出主意,看看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啊!”
朱允炆边喊边不停地向黄子澄招手示意。站在他面前的一众官员见状,迅速地往两边散开,让出一条道路来。黄子澄快步走上前去,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臣子之礼,然后才开口说道:“陛下,刚才微臣已经听练大人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大致讲述了一遍。依微臣之见,眼下陛下最为紧迫需要处理的事情,一共有三件。”
听到这话,朱允炆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因为此时此刻,令他感到无比烦恼和头疼的无非就是给湘王定一个合适的谥号,以及朱楩叛逃这件大事。可没想到,自己的老师黄子澄竟然说是有三件要事亟待解决。那么,除了这两件之外,究竟还有哪件事情呢?不过,朱允炆并没有立刻开口询问,而是静静地等待着黄子澄继续往下说。
只见黄子澄面色沉稳地缓缓开口道:“陛下,您如今为之烦恼的第一件事,想必就是如何赐予湘王一个恰当的谥号。依微臣之见,‘戾’字定为最佳。”
朱允炆闻听此言,双目圆睁,满脸惊愕之色。他心中原本设想过诸多方案,他想过不能给湘王赐下美谥,也想过要么仅予其一个平谥,但万万未曾料到竟会有人提议用恶谥。毕竟,他深知这位与自己自幼相伴成长的十二皇叔,实未犯下什么天理难容、罪大恶极之事。若真以此等恶谥相加,恐怕连他自己的良心都难以安宁。
“先生呐!他可是朕的亲叔父啊!更是自小与朕一同长大的至亲之人呐!”朱允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霍然起身大声说道。
黄子澄面色沉静如水,缓缓地开口道:“陛下,削藩乃是朝廷既定之策略,现今湘王已然薨逝,然而朝廷依旧存在,朝廷的尊严和体面方为重中之重。倘若要继续推行削藩之举,那么暂时唯有委屈湘王了。如若陛下心有不忍,待到事成之后,再为其平反昭雪、追封谥号,亦未尝不可啊。”
朱允炆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黄子澄所言确是站在维护朝廷颜面的立场之上。倘若朝廷赐予湘王美谥或是平谥,岂不是等于间接地认可了湘王并无罪过?如此一来,当前以正义为名展开的削藩行动便失去了正当性与合理性。
未及朱允炆出言应承,黄子澄紧接着又言道:“至于这第二桩事情,便是关于岷王的叛逃。陛下已然下令调遣四省卫所的兵力对其实施合围抓捕。只是依臣之见,此事进展恐怕不太顺遂。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此前湘王的自焚事件所致。那些兵士们必定心生畏惧,唯恐重蹈覆辙,再度逼迫致死一名藩王而招致陛下降罪责罚。故而,他们极有可能仅仅采取包围之势,却不敢真正动手缉拿。”
一众大臣纷纷颔首,表示认同。而朱允炆也终于从之前关于谥号的讨论中回过神来,他眉头微皱,目光转向黄子澄,开口问道:“先生,依您之见,当下应当如何处理此事呢?”
黄子澄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陛下圣明啊!想必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才紧急召回魏国公入京。此时此刻,只要陛下下达命令给魏国公,让他亲自前往指挥,那么那些兵士们动手时就都有明确的将令可依循了,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后顾之忧啦。”
朱允炆听后,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接着又开口问道:“不错,魏国公何在?”
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原来是徐辉祖听到皇帝的召唤,赶忙快步走上前来。他来到御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高声回应道:“陛下,微臣在此!”
“魏国公啊,此次岷王叛乱一事,实乃令朕痛心疾首呐!这岷王竟敢无视朝廷律法,擅自离岗,还胆敢带领兵马公然叛逃,其行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之举!如今放眼整个朝堂之上,能够担此重任将其擒拿归案者,唯有爱卿你了呀!不知爱卿是否愿意领命出征呢?”皇帝一脸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徐辉祖,眼中满是期许与信任。
徐辉祖听闻此言,心中一震,随即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拱手,朗声道:“启禀陛下,微臣承蒙圣恩,得以位列朝班,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剿灭这场叛乱!”
朱允炆见徐辉祖如此爽快应下,脸上顿时露出满意之色,连连点头称赞道:“好!好!果真是朕之忠臣良将!既然爱卿有此决心,那朕即刻便传下旨意。岷王身为皇室宗亲,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做出这般忤逆之事,实在是罪不可赦。即日起,废除其岷王之位,贬为庶民,并昭告天下,让万民皆知其罪行。同时,着魏国公徐辉祖率领精兵强将速速前去缉拿此逆贼,不得有误!待爱卿凯旋归来之时,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