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无尽的战争

    黄穰带着大军一路狂奔,紧握缰绳的手心直冒冷汗,他不担心死人,也不担心城池被汉军攻破。
    最担心的就是刚刚从各地集中转运过来的大批粮草出事,他甚至都不怕汉军劫取粮草,抢走的东西还可以夺回来。
    他最怕的是这股汉军就是来搞破坏的,一把火将十余万义军的粮草烧个精光。
    此时他恨不得打自己几记耳光,要不是见汉军败退,自己太贪心,企图想一举荡平扬州汉军有生力量,便不会造成如此大的疏忽。
    等到他赶到庐江郡城五里开外的地方,远眺城内火光冲天之时,只觉头昏脑胀,差点没学西楚项羽,自刎以谢天下。
    “全力进城,杀光所有汉军,半个不留!”最终只能下一道狠命令,以泄心中愤怒。
    其实他心里清楚,敌军的谋主既然想到要烧光义军粮草,必然不会傻到死守城池。
    “哎!”所有错误,哪怕是微小的失误,都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报,大元帅,我们身后有股汉军穷追不舍!”斥候飞马来报,这让黄穰疑迟了一下。
    这汉军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说,他们是在故意诈自己,东搞一锤子,西搞一锤,丝毫没有章法。
    但又不是统一的调度指挥,既然已经烧了自己的粮草,他们应该处处防守,极力迟滞义军,拖垮义军才是硬道理,怎么又会急于求战呢。
    “现在怎么办,大元帅?”几名亲信围住黄穰问道。
    毕竟平日任何作战行动,都是由他统一指挥的,凭他个人才能,使得这股义军在江北存活了十余年。
    谁都不能承受,义军要败在今日。
    “庐江郡城,现在就是一坨屎,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这下黄穰真给自己一耳瓜子。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他们自寻死路,不如杀光他们,再来个回马枪,攻下历阳,借朝廷的粮草喂养我们的军马!”黄穰面部抽搐不止,无毒不丈夫。
    如果注定是一场豪赌,要赌就得赌大的,大丈夫岂能郁郁再回山里头打游击。
    “大元帅,我们还进城不?”黄穰的弟弟黄猛抖动马绳,身着从汉军军官身上缴获的玄铁甲,全身扭动起来嗄嗄作响。
    这仗打得憋屈,他只想找个进攻的地方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不用了,传我的命令,留下五千人入城,其余人,随我杀奔历阳!”黄穰甩动青色披风,调转马头道。
    “兄弟们,调转马头,杀回去!”黄猛听大哥这么说,心头兴奋不已,于是驱动马匹,传达大元帅至高无上的命令。
    叛军像头蚯蚓,扭动着肥胖身躯,缓缓调过头来,很快,他们便与迎面追上来的汉军打了个照面。
    “杀啊!”黑夜中,到处都是身影,黄穰直指着历阳的方向大喊,黄猛带着先锋部队直冲入汉军堆里,双方借着微弱的月色展开混战。
    随着贼兵大部涌上来,狭窄的山道显得非常拥挤,不少火把掉在地上,两军很快在一处山道上形成对垒。
    周昕和陆康并没有意识到敌军是在向历阳反攻,还以为是遇到他们的后卫队,还想着乘胜追击。
    不少贼兵开始绕开堵塞,向山坡上攀爬,他们在灌木丛中钻进,惊动林中野兽。
    见侧面及后面也杀出贼寇,两人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为了避免被四面包围,于是开始边打边退。
    当他们退到一处高地,望见山谷中人头攒动,火把通明,才发现贼军这是调转了方向,再次向历阳杀来。
    “不好,快派人通知城内做好应敌准备!”陆康大惊,看来这黄穰是想孤注一掷,宁可丢掉庐江郡城,也要攻取历阳。
    周昕退出厮杀,往历阳派出数骑斥候,随后赶到陆康身后喊道:“我们必须边打边退,延缓他们进军速度,为历阳城争取更多时间!”
    此时贼军似乎受到什么力量的鼓动,比历阳城下时更加凶猛,转眼间,两人带出来的二百多人,只剩了不到一半。
    “陆大人先走!”陆康毕竟年纪不小,五十好几,见一伙贼兵欲将他围困,周昕奋力杀过去,替他挡住,同时招呼陆康从速撤退。
    两人眼见着后面跟随着不到四五十人,这点人根本不够敌军一次冲锋的,于是决定不再抵抗,全力撤退。
    贼兵就像黑夜中的狼群,只要逮到哪怕半个猎物,也会群起而攻之,不计代价的蜂拥向前。
    陆康和周昕也顾不上跟在后面的步兵,两拍打马背,一路狂奔,后面只有十余骑紧跟不舍。
    黄穰催军大进,不到一个时辰,七万大军再次围住惊慌未定的历阳城池。
    “快快开门!”周昕和陆康见西门来不及,只能快速绕到东门,朝城楼上大声呼叫。
    此时站在东城门楼上的九江太守服虔得知是陆康等人,命令士兵大开城门。
    十几骑飞奔入城,守兵收回楼下吊桥时,大批贼兵出现在东门,幸好城门闭得及时。
    “两位大人总算平安回来了!”服虔略显激动,自打这两人意气风发的率部下冲出城去,他就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新书推荐: 政道问鼎 最后一个赶尸人 重生后,校花全家跪地忏悔 我穿越成了古滇女皇 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年华如水君如故 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晕开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