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209章 钱法革新银本位,日出之国石见山(九)

第209章 钱法革新银本位,日出之国石见山(九)

    “那你,可有良策?”

    “良策么……”

    迎着蔡京热切期盼的目光,高俅微微一笑,给与了一个肯定的答复:“自然是有的!”

    面上笑嘻嘻,高俅的心中,却是在吐槽。

    老子巴拉巴拉说的口水都干了,若是没个解决方案,那不成了银样镴枪头了么!

    “快!快!快!快说与老夫听!”

    蔡京自然不知道高俅心中的吐槽,不过即便是知道了,只怕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此时的他,只想知道,穷他毕生之力,都不曾解决的难题,究竟有何良策可治。

    “在说之前么,倒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望太师回答一下。”

    高俅卖起关子的模样,看得蔡京牙痒痒,但为了那困扰了他一辈子的良策,又无可奈何,只能捏着鼻子忍了,没好气的说道:“问吧!”

    “敢问太师,一贯钱,有几许?”

    “一贯钱,有几许?”

    蔡京还当是高俅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要问,没曾想,却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

    难道,这小子……只不过是在故弄玄虚?

    不对,以这小子的做派,定不是故弄玄虚的人!

    再说了,在老夫面前故弄玄虚,这小子又岂能讨得了好!

    于是,尽管这问题极其肤浅,蔡京还是郑重答道:“一贯钱,有七百七十枚。”

    “嗯,七百七十枚……”

    高俅点了点头,又问:“那为何一贯钱,是七百七十枚,而不是一千枚?”

    “你!”

    蔡京被高俅的追问,给气着了,心想,人人都知道的事,你这小子却一再纠缠不清,莫不是在抬杠么!

    “太师勿恼,只管回答就是。”

    高俅似是一点也不在意蔡京的吹胡子瞪眼,反倒老神在在,非要对方说个究竟。

    “省陌!”

    被吊足了胃口,却又无计可施,蔡京没法子,只能翻着白眼,不情不愿的,吐出了两字。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省陌。

    省陌,指的是钱法中,以不足百数作为一百使用的现象。

    这种现象,始于五代,流行于大宋。

    按欧阳修的《归田录》所载,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称为省陌。

    同样的内容,在《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佑三年》,亦是有记载的。

    “那再请问太师,为何要省陌哩?”

    高俅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显得多少有点咄咄逼人了。

    只不过此时的蔡京,却是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被冒犯,反倒是多了几分慎重。

    因为高俅现在的这个问题,不像是前两个,那么浅显,而是问的大有玄机。

    长久以来,关于钱币的度量单位,是缗、贯、文。

    缗,指串钱的绳子,所以一缗,即一贯,按理来说,也即一千文\/枚铜钱,有时也可以直接用“千”来指代。

    而在宋代的钱法制度里,因为有了省陌制度,所以缗、贯、文以外,又多了个陌字,作为计数的单位。

    《梦溪笔谈·卷四》中有记:借陌之用之,只是“百”字,如“什”与“伍”耳。

    意思就是说,用陌这个字,是因为偏旁里,有个“百”字。

    需要注意一下,宋时的“陌”字,与后世的“佰”字,可是大有不同的。

    并且,这个“陌”字的用法,还颇有讲究。

    足陌,是指整一百文钱,又称为“十十钱”。

    短陌,是指不足一百文,其原因是官府为了弥补国库空虚,从一缗钱中,抽取若干钱后,仍等同于一缗,还美其名曰“垫陌”或是“除陌”。

    南朝梁武帝时,有八十为百,有七十为百,到大同末年,甚至有以三十五为百的。

    待到本朝,宋太祖最终定下了七十七为百,诏曰:“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

    只不过官府都可以明着“缺斤短两”了,聪明的百姓,又怎会坐视不理呢!

    于是,大宋的“陌”字,又衍生出了“市陌”与“行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市贸易,通用七十五钱为一陌,称之为“市陌”。

    而不同行业,则又有不同的计数标准,称之为“行陌”。

    比如鱼、肉、蔬果买卖,以七十二钱为一陌,珠宝首饰买卖,以六十八钱为一陌,书写文章,则是以五十六钱为一陌。

    总之,宋代的钱法之乱,不止是私铸泛滥,劣币横行,还得加上各行各业的乱上加乱。

    所以,当高俅问起蔡京,为何要在钱法上,用省陌制度时,蔡京才会慎重对待。

    其实,何尝是蔡京
新书推荐: 红楼:风华首辅 前夫订婚我重生,京圈太子爷为我杀疯了 流放:搬空半个京城炸仇人皇宫 水晶魔法游记 半眠人 车间传 官海惊涛 小小NPC,拿捏! 天灾末世:我抢了无限空间 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