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皇帝陛下已经走了好一会儿了。
但张居正依然在府门外站着,此时,一阵寒风袭来,他却感觉不到寒冷。
这跟他长期服用补药,导致身体一直燥热,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今日天子到访,对自己说的关于宗室的言语,让他整个人处于一种将激昂的情绪之中。
想当年,自己以“张白圭”之名初露锋芒,心怀壮志踏入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便立志要为这大明朝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要让这江山社稷在自己的筹谋之下,重现勃勃生机,让朝廷不再为那财政匮乏而处处掣肘,让百姓不在受到乡绅官府的欺压得以安居乐义,让大明朝重新强盛起来……
年轻的他,在朝为翰林之时,突然发现,他除了能改变自己之外,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他辞官还乡,而后卷土重来,第二次的归来,他已经成熟了很多。
他清楚的认知到,靠着一腔热血,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
权力。
才是能够实现自己远大抱负最重要的工具。
当然,理想与现实,这一条铁律,即便放在张居正的身上也是适用的。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妥协的历程。
他妥协了。
他只愿完成一条,那就是改变大明朝的税制,让朝廷有银子赈灾,有银子发饷,至于,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明朝重新强盛,这两条,张居正已经放弃了,因为他的身份,是做不到这两条的。
他也早就妥协自己不能尽善尽美了。
而此时,他推动的对田赋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向那些盘根错节的豪强大族开刀,虽历经艰难险阻,遭受了无数的非议与阻拦,可终究是为朝廷争取到了更多的赋税,让朝廷的财政情况逐渐健康起来,这一路走得磕磕绊绊,但终归结果是美好……
而今日,看着年仅十六岁的陛下,竟有这般魄力,要拿宗室开刀,那可是大明朝一直以来最难触碰的症结所在啊。
宗室,本就是靠着祖宗庇荫,享受着优渥的俸禄,又在各地兼并土地,肆意扩充私产,已然成了大明朝内耗的一大源头。
多少人对这宗室积弊心知肚明,但只能因循守旧,因为士人不是大明朝的根本,大明朝的根本实际上是宗室藩王。
三十余名亲王,三百余名郡王……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太祖血脉。
即便张居正在牛,即便跟历史上的一样,他为了求稳,也不敢对宗室有丝毫变革的举动。
太祖高皇帝得了天下不过两百年,就想着让他老人家的子孙,出去种地要饭 ,重造旧业吗,端着老朱家的碗,谁能干这种事啊。
可陛下不同,他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还是大明朝的天子,他要干这种事情的话,首先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告诉全天下的臣民 ,这个天子,只求大明强盛,手中的刀砍得了乡绅,也动的了宗室。
这会让皇帝的威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能跟成组皇帝媲美的高度。
站在寒风中的张居正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慨。
这君臣之间,此刻仿佛心意相通,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愿为了这大明朝的兴盛,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阻碍。
陛下的英明天子之名,定会在这一场变革中愈发彰显,后世之人提起,也定会赞其年少有为,有勇有谋,敢于向最难之事亮剑,是当之无愧的明君。
而自己呢,能辅佐这样一位有魄力的君主,何其有幸!
自己一直以来殚精竭虑,所求的不就是能让大明朝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江山长治久安吗?
如今陛下如此作为,不正与自己的抱负相契合吗?
若这宗室改革能在君臣二人的携手努力下顺利推行,那必将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自己这“千古一相”的名声或许也能就此坐实……
是不是,万历八年,离开朝廷,归乡养老,太早了些……
………………
大年初一的北京城,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大街小巷满是热闹欢腾的景象,百姓们都身着新衣,走亲访友,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冯保稳稳地赶着马车,马蹄声哒哒哒地敲在青石板路上,朱翊钧坐在马车中,微微闭着双眼,似是在闭目养神,可脑海里却还思索着朝堂之事。
马车两旁,数百名身着便装的锦衣卫簇拥着,他们目光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这一条路,早就清道了。
不多时,朱翊钧乘坐的马车缓缓停在了海瑞的家宅前。
即是拜见老师呢,见了张居正,岂能不来见见海瑞。
这宅子在一片民居之中,显得颇为普通,几间矮房错落有致,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