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站在一旁的李靖,看着薛仁贵如此英勇,心中暗暗赞赏。
其实,从薛仁贵一进朝堂,李靖就留意到了这个年轻人,他那坚毅的眼神、不凡的气质以及刚才展现出的高超武艺和惊人力量,都让李靖心中一动。
李靖一生阅人无数,他一眼就看出薛仁贵是个可造之材,内心早已有了收徒的打算。
正在这时,李逸再次开口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事,薛仁贵虽武艺高强,但兵法韬略尚需学习。
微臣以为,若能让薛仁贵拜卫国公为师,那他必将如虎添翼,为大唐建立更大的功勋,卫国公乃是我大唐军神,其兵法谋略无人能及。”
李靖一听,心中大喜。
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老臣观此子确有非凡之处,若他愿意,老臣愿收其为徒,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
李世民微微思索,然后点头道:“靖安王所言极是,卫国公主动收徒,实乃大唐之幸。
薛仁贵,你可愿拜李将军为师?”
薛仁贵跪地磕头,激动地说道:“陛下隆恩,王爷厚爱,将军抬爱,仁贵定当不负所望,努力学习,为大唐肝脑涂地。”
而李世民也时常感慨,此梦果然是上天的恩赐,让他得到了如此一位英勇善战的贤臣。
李世民看着朝堂上众人,心中感慨万千。
他微微扬起下巴,郑重地说道:“朕决意建造凌烟阁,以表彰那些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
群臣一听,纷纷露出激动之色。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此举必将激励我大唐臣民,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朕希望,这凌烟阁能成为我大唐荣耀的象征,让后世子孙铭记那些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李逸也上前说道:“陛下,凌烟阁的建造定能让功臣们的功绩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臣等定当继续为大唐效力,不负陛下的期望。”
李世民看着李逸,眼中满是赞赏,说道:“靖安王所言极是,这凌烟阁不仅是对功臣的表彰,更是对我大唐未来的期许,朕相信,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大唐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这时,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发言,表达对建造凌烟阁的支持和期待。
朝堂上气氛热烈,众人都对凌烟阁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李世民接着说道:“朕会亲自挑选画师,为功臣们绘制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中,让他们的英姿和功绩永远被后人传颂。”
众臣再次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孙四开始念出凌烟阁上的大臣名单。
孙四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陛下有旨,凌烟阁功臣名单如下。
位列首位者,靖安王李逸,李逸王爷文韬武略,为我大唐屡立奇功,平叛乱、安边疆,其功绩卓着,实乃我大唐之栋梁。”
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李逸,有钦佩,有羡慕。
李逸心中涌起一股感动,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臣定当继续为大唐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世民微微点头,示意孙四继续。
孙四接着念道:“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大人足智多谋,辅佐陛下,为大唐的稳定与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河间郡王李孝恭,李孝恭王爷南征北战,为大唐开疆拓土,功勋赫赫。”
“莱国公杜如晦,杜大人善断大事,为陛下出谋划策,是大唐的智囊。”
“郑国公魏征,魏征大人直言敢谏,为陛下匡正得失,是大唐的明镜。”
…… 随着孙四一一念出凌烟阁上的功臣名单,朝堂上弥漫着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气氛。
这些功臣们的事迹将被永远铭刻在凌烟阁上,成为大唐历史上璀璨的篇章。
下朝后,李靖、李逸带着薛仁贵回到李靖府上。
一路上,气氛略显庄重,薛仁贵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踏入李靖府邸,一股古朴大气之感扑面而来。
庭院中,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格调。
李靖微微侧身,对薛仁贵说道:“仁贵,从今日起,你便要踏上一段全新的征程。
学兵法、练武艺,绝非易事,你可做好准备?”
薛仁贵神色坚定,拱手道:“卫国公,仁贵早已下定决心,为报陛下、王爷与卫国公之恩,仁贵定当全力以赴,不畏艰难。”
李逸微笑着点头,说道:“仁贵,你有此决心,甚好,卫国公乃我大唐军神,你若能虚心求教,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来到正厅,李靖端坐主位,李逸在一旁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