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迁都大典上,先帝密诏震惊朝堂,蜀汉的格局悄然生变。随着仪式的推进,刘禅即将在朝堂之上展现其作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深谋远虑。在权力的棋局中,每一步任免决策都关乎着蜀汉的未来走向,而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下,情感的纽带也在悄然拉扯,一场朝堂风云与人物命运交织的故事徐徐展开。
迁都大典的庄重氛围尚未消散,刘禅又在大殿之上开启了一场关乎蜀汉权力架构的重大变革。他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沉稳地宣布了一系列任免决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在编织着蜀汉未来的蓝图。
“朕今欲沿袭祖制,废除丞相一职,改立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以顺朝纲之需。同时新设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师’之位,用以表彰德高望重、贤能卓异之士,为我大汉社稷添砖加瓦。”刘禅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犹如洪钟鸣响,冲击着每一位臣子的心房。
殿上一众文武大臣听闻此言,除了关羽、张飞、庞统、赵云、杨再兴等少数事先知晓内情的重臣外,其余人皆面露惊愕之色,仿佛平静的湖面被巨石激起千层浪。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中满是对这突如其来变革的疑惑与震惊。
刘禅微微顿了顿,接着又高声宣布道:“二叔忠勇绝伦,威镇四方,今擢升为大司马,总领军事要务,望继续为大汉开疆拓土,保我朝之安康;相父功高劳苦,今改任大司徒一职,由武乡侯改封为琅琊郡候,相父才智谋略,朕深信不疑,愿于新职之上,再创佳绩;士元叔父,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今提为大司空,封为江夏郡候,与二叔、相父二位并列三公之尊,共辅朝纲。”
刘禅的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三叔、孟起,皆为我大汉之虎将,其功不可没,今暂保持原官职不动,为表恩宠,朕特封孟起为西凉王,以安其心,扬我大汉皇恩浩荡。振武兄长,智勇双全,屡立奇功,今再进一步,接任二叔卸下的大将军一职,担起军事重任;子龙叔父,忠肝义胆,沉稳持重,接任卫将军一职,从永昌亭侯擢升为常山郡侯,保我宫廷内外之安全。”
说到此处,刘禅的声音微微放缓,目光落在刘巴、董允、黄权三人身上:“朕以为刘巴、董允、黄权三人,品德高尚,才学出众,堪当“三师”之任。今封刘巴为阆中乡侯,望爱卿当以博学之才,于太师之位育贤才、助朝堂;封董允为江阳亭侯,任太傅之职,以正直之德,辅皇室、正朝风;封黄权为南阳亭侯,担太保之责,护社稷、守正义。”
待这一系列分封任命完毕,刘禅神色严肃地扫视着群臣,语气坚定地说道:“如今,我大汉虽已迁都,但天下尚未平定,曹魏贼子仍觊觎我大汉江山。朕命即刻起,众卿家须厉兵秣马,全力投入到准备征讨魏国一事中去,不得有所懈怠,务必为复兴我大汉全力以赴!”
众臣齐声领命,那声音在殿内久久回响。
退朝后,刘禅单独留下了义兄杨再兴,神色关切地“关心”起他前往江东之行的准备情况:“义兄,此番你前往江东,路途遥远,诸多事宜皆要费心。不知准备得如何了?”
杨再兴微微抱拳,恭敬地答道:“陛下放心,臣一切皆已安排妥当。明日一早就会带着宓儿母子与大乔启程前往江东。”
刘禅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欣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如此甚好。义兄此去,还望代朕向母后问好,朕心中也甚是思念母后呐。”
杨再兴心中虽对刘禅此举有些不情愿,但君命难违,也只得应下:“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会将陛下的问候带到。”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长安城的城墙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辉。杨再兴、甄宓母子与大乔一行人早早地出了长安城,向着江夏方向缓缓前行。刘禅在赵云的护卫下,亲自赶到城外相送。
城外,微风轻拂,吹动着众人的衣角。刘禅望着杨再兴等人,心中深知此次分别后,再见恐是难上加难,不由得泛起一丝不舍之情,那神情仿佛是孩子即将与亲人分离。
“义兄,此去江东,一路保重。朕在长安,盼望着义兄早日得胜归来。”刘禅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眷恋。
杨再兴见刘禅如此神情,心中颇为疑惑,但只当是兄弟间的情谊深厚,便出言宽慰道:“陛下不必如此伤感。待臣安顿好宓儿母子,与兴霸会师拿下扬州后,定会回来与陛下相见。陛下当以国事为重,保重龙体。”
刘禅连忙点头称是,掩饰着心中的真实想法:“兄长所言极是,朕自是知晓。只是……只是,难免有些伤感罢了。兄长一路顺风。”
杨再兴一行辞别刘禅后,继续踏上旅程,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刘禅站在城外,久久凝视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数十日后,杨再兴等人在早已赶到的背嵬军的护持下,乘船顺流而下,向着建业方向疾驰而去。而此时,远在江东的孙尚香在接到刘禅的密信后,心中犹如小鹿乱撞,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