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章 朱祁镛的谋划

第2章 朱祁镛的谋划

    古代土司制度,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升级版,

    现在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集之地,由少数民族的人民,自己选出自己当地政府的代表,成立自治政府,自己管理自己。

    但管理,也只有治权,没有立法权,更没有军权,关键还不是世袭。

    而土司制度的土司们,不仅有治权,还有立法权,军权,财政权,人事权,关键还是世袭的,

    可以说,土司制度下的土司们,就是边疆之地的土皇帝,只不过是在名义上归属大明朝而已。

    土司,又称土官,

    是元朝时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按其控制之地势力范围的大小,分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职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

    元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即封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

    元朝时,开始大面积的授予各族首领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和招讨使等官职来管理边疆之地。

    明朝继续了元朝的土司制度,又加以改进。

    在云南、贵州、两广、四川,湖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土司,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军事部门管辖的,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

    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的,按汉族地区行政制度设立的府、州、县,

    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

    这两类官职都由少数民族的头人担任。

    土司隶属吏部,可以世袭,由大明朝廷给予符印,并确立其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各项制度。

    与此同时,

    各地土司们要承担大明朝的贡赋和兵役征发,换取其在辖区内保存的统治机构和权力。

    明朝时的土司们,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其仍然拥有巨大的权利,尤其是军权。

    在王朝衰弱,中央对地方土司们掌控力度地下之时,

    地方上,尤其是边疆之地的土司们对于地盘的渴望就会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

    他们为了争夺,那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会不惜挑起一场又一场血腥残酷的战争。

    这些土司们可不仅仅满足于在自己土司内部展开争斗,他们的野心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相互勾结,结成同盟,将矛头一致指向了大明朝直接控制下的领地和无辜的人民。

    这种联合行动,会使得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危险,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时不时地,这些土司就会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叛乱。

    每一次叛乱都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冲击着大明王朝的根基。

    有些大规模的叛乱,更是给大明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和国运的兴衰。

    在这些叛乱之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生命朝不保夕。

    而大明朝则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镇压这些叛乱,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然而,这只是获得了一个暂时的喘息之机,

    因为只要土司制度存在,土司存在,那叛乱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例如,在明朝后期,当万历皇帝君临天下之际,一场惊天动地的动乱——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事件骤然爆发。

    当时,杨应龙凭借着自己手中强大的势力和资源,悍然举起反旗,对大明王朝的统治发起了猛烈冲击。

    而到了明熹宗在位的时候,局势愈发严峻。

    四川、贵州、湖广等地的土司们竟然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发动了规模更为浩大的“奢安叛乱”。

    这些土司们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一股难以遏制的力量,使得大明朝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平定西南地区此起彼伏的土司叛乱,

    大明朝不得不在多个战线同时展开战斗,有时甚至需要两线乃至三线作战。

    这无疑给大明王朝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军费开支急剧增长,源源不断地消耗着大明王朝的财富和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长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平叛战争,大明朝的国库逐渐被掏空,国力也因此日渐衰弱。

    与此同时,东北方的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却趁机崛起,并最终建立起了强大的满清政权。

    在内外交困之下,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被满清取而代之,结束了其长达276年的统治历史,我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宣告瓦解。

    正是因为知道,土司制度存
新书推荐: 傅总别追了,我已上嫁京圈大佬 我有一剑,可斩九天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白虎征祥 斗罗:神级武魂,我在史莱克当团宠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八零随军,我靠直播卖货暴富了! 都市风云:仙尊逆袭录 打工皇帝逆袭人生 富三代不讲武德,开挂横扫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