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突然宣布,由于南诏国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让大唐感到不安,大唐决定加强对南诏国的军事管制。这意味着大唐将在南诏国的边境增加更多的驻军,并且对南诏国的内政会进行更严格的监督。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南诏国的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段小天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有人主张与大唐彻底决裂,奋起反抗;有人则认为应该继续向大唐示弱,争取大唐的谅解。
段誉皱着眉头说:“七叔,我觉得我们现在不能冲动行事。大唐的实力远在我们之上,如果我们贸然反抗,只会给南诏国带来灭顶之灾。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示弱,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苏瑶也点头表示赞同:“段誉公子说得对。我们可以先与大唐进行谈判,了解他们的具体要求,同时展示我们对大唐的忠诚,并且强调我们的发展对大唐也是有利的。”
段小天沉思片刻后说:“那谁去与大唐谈判比较合适呢?”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人敢主动请缨。毕竟,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一旦谈判失败,很可能就会被大唐扣押。
段誉站了出来,说:“七叔,我愿意去。我在民间游历的时候,对大唐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而且我相信我能够向大唐皇帝解释清楚我们的立场。”
段小天有些犹豫,他担心段誉的安全。但段誉坚定地说:“七叔,现在南诏国正处于危急时刻,我不能退缩。请您相信我。”
最终,段小天同意了段誉的请求。段誉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大唐的路途。在前往大唐的途中,段誉心中充满了担忧。他知道这次谈判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但他为了南诏国,只能勇往直前。
当段誉到达大唐都城后,他被带到了皇宫。大唐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俯视着段誉,威严地说:“段誉,你可知南诏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朕十分不满?”
段誉恭敬地行礼后说:“陛下,南诏国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我们近期的一些举措只是为了让南诏国的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唐效力。我们无意冒犯大唐,请陛下明鉴。”
皇帝冷笑一声说:“哼,你们与周边小国频繁往来,扩充自己的势力,这难道不是对大唐的威胁吗?”
段誉镇定地回答:“陛下,我们与周边小国的往来只是为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南诏国的实力与大唐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之明,我们怎么敢威胁大唐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交流能够促进地区的繁荣,这对大唐也是有益的。”
在谈判过程中,段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与大唐皇帝和大臣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列举了南诏国为大唐做出的贡献,以及南诏国面临的外部威胁,试图说服大唐皇帝相信南诏国的诚意。
然而,大唐皇帝并没有轻易被说服。他说:“朕可以暂时不采取军事行动,但你们必须接受以下条件:一是削减军备,二是增加进贡的数量,三是让大唐的官员入驻南诏国监督政务。”
段誉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些条件对南诏国来说是非常苛刻的。但他还是说:“陛下,这些条件过于苛刻,我需要回去与王爷商议后才能答复您。”
皇帝点头说:“好,你回去吧,但不要让朕等太久。”
段誉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大唐皇宫。他知道,这个消息传回南诏国后,段小天和大臣们一定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回到南诏国后,段誉向段小天和大臣们汇报了谈判的结果。大臣们听了后,纷纷表示不满。林勇愤怒地说:“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们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张子凌也说:“王爷,我们如果削减军备,南诏国的安全将无法保障;如果增加进贡数量,南诏国的百姓将不堪重负;如果让大唐官员入驻,我们的内政将完全失去自主权。”
段小天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如果不答应大唐的条件,南诏国可能会面临战争,但如果答应了,南诏国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雪瑶在一旁看着段小天纠结的样子,心中很是心疼。她轻声说:“小天,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段誉也说:“七叔,我们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也许还有转机。”
段小天看着大家,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轻易答应大唐的条件,但也不能直接拒绝。我们要继续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于是,段小天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他们决定一方面拖延时间,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南诏国的内部建设和外交关系。
苏瑶也开始积极地与其他周边国家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她向各国的使者阐述了南诏国的处境,希望他们能够在南诏国与大唐的矛盾中站在南诏国这一边。
段誉则在民间继续宣传南诏国的政策,稳定民心。他告诉百姓们,南诏国一定会保护大家的安全,不会让大家受到战争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