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实用主义文学

    看着被人拥在中间瞻仰的杜甫。

    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说不上来的嫉妒和怪异。

    李白像吃了柠檬一样: “哼,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我看到欧阳修也是泛泛之辈,不识我这诗仙。 ”

    如果王莽在此,恐怕能给李白做出回答。

    李白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着称,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人则更倾向于简洁、实用的文风。

    唐朝的文学氛围相对开放,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艺术的美感。而到了北宋,文风更加内敛,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和对政治现实的反映。

    北宋文人普遍推崇实用主义,强调文学应服务于政治和社会。

    所以李白的作品被批评也不足为奇。

    毕竟这是科举考试写的策论,而不是抒发情感的诗歌。

    而且欧阳修极为重视政治见解,而李白的作品往往欠缺这点。

    科举考试,非比吟诗作赋,需有经世致用之才,方能济世安民。

    欧阳修能做出这样的批评。

    不仅符合欧阳修的文学观点,也体现了北宋时期对文学功能的普遍看法。

    所以李白一个人伤心的世界,达成了。

    这些Npc虽然有看起来很真实,但是还不如前面那些副本里面灵动的史莱姆,杜甫把他们打发了之后。

    走到有些不开心的李白跟前安慰道:“没事的,白哥,这些木愣的虚拟人物肯定不理解你的才华。在我心中,白哥,你永远是最厉害的。”

    “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总归是尊重先贤的。他们若知你是李白,纵然不会如此。”

    李白听了杜甫的安慰之后,心情好受了很多笑呵呵的拍了拍杜甫的肩膀,喝了口酒说道:“哈哈哈,老杜,你说的对,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时不如一时,想你这位大诗圣,当年也是得不到众多认可,只有我一眼看出了你是可塑之才。几百年后,你这位诗圣才得到认可,哈哈哈哈!”

    杜甫:…………

    杜甫有些尴尬 ,但是笑笑就过去,毕竟他白哥说的也没错。

    休息了一晚,到达了第三天,两人迈进了考试的地方。

    李白与杜甫两位唐代诗坛巨匠,有这机会能参加宋朝的科举考试,两人都十分的新奇。

    两人跟随考生人流,踏入考场。

    只见考场内秩序井然,监考官威严地巡视着每一个角落,考生们排队登记竟与后世并无太大区别。

    李白与杜甫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新奇与震撼。

    “老杜,你看这考场布置,竟是如此严谨!”李白低声对杜甫说道。

    “确实如此,白哥,我观这监考力度,比起唐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杜甫点头赞同。

    他们注意到,每位考生都坐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格子间里,看起来就像是茅厕一样。

    里面只有一张床,和门口的一张横着是桌子的木板。

    李白与杜甫也找了一块地方坐下。

    紧接着敲了钟,考官开始分发试卷。

    每位考生面前都摆放着一张试卷,李白与杜甫左张右望,看着那些考生在考卷上写下名字,然后有一个个的有考官开始为他们糊名。

    试卷上的姓名已被小心翼翼地糊上,只留下一片空白。

    这便是宋朝科举中的“糊名制度”,旨在确保考试的公正性,防止徇私舞弊。

    李白好奇地问到一位考生身后,轻轻问道:“这位兄台,可否告知这糊名制度的具体情形?”

    那考生抬头看了李白一眼,虽觉其装扮奇异,却也不失礼貌地回答:“这位先生,糊名制度是朝廷为公平取士而设。考前,我们的名字都会被糊上,阅卷时,考官无从得知考生身份,只能凭文章优劣定夺,这样一来,便能确保科举的公正。”

    杜甫听后,不禁感慨:“此制度甚好,这样一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凭借真才实学脱颖而出。”

    李白与杜甫不禁感叹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相较于唐代,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杜甫,他就深受唐朝科举的弊端所害,以杜甫的才华,他考试不应该落第,他甚至是因为自己家族洛阳杜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比不过那些世家大族都以才被人给挤掉了。

    如今看到如此完善的科举考试,杜甫自然欣喜。

    李白是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而且如今,李白能参加科科举考试,只不过是这个副本没有接受李白是商人之子的设定罢了。

    而是当做一个参与游戏的玩家。

    但也是十分高兴的,他李白也能堂堂正正的进取官位。

    虽然这只是一场副本而已,但是李白与杜甫
新书推荐: 一人持枪,万世名 新婚夜!她一撩冷面侍卫心狂跳 白月光的白月光 科学穿越 七零:糙汉撩人娇软知青有怀了 末日性转变成女孩的我可不会撒娇 全球冰封:我在末世当老六 海贼之我的伙伴是沙奈朵 我要剑与魔法,你说起把大狙? 弱不禁风?脱下精壮状元郎的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