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逐渐降临,宫墙内的灯火星星点点,如同无数双隐秘的眼睛,将大明宫笼罩在一片神秘而压抑的氛围中。乾元殿中,武则天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卷卷奏折。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朝中复杂的派系争斗,每一笔都牵动着大唐江山的命运。
一阵脚步声在殿外响起,内侍总管李静悄然走进来,低声禀报道:“陛下,徐敬业将军已经带回关于江南的详细情报,正候在殿外,请求觐见。”
武则天微微颔首,沉声道:“传。”
不多时,徐敬业快步走入殿中,拱手拜道:“陛下,属下奉命前往江南调查,已查得一些确凿证据,请陛下过目。”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报,双手呈上。武则天接过,展开细细阅读,眉宇间逐渐显现出冷峻的神情。密报中详细记述了裴炎在江南私下勾结地方豪强,图谋不轨的诸多细节,以及一些暗中支持叛乱的朝臣名单。
武则天合上密报,抬眼注视着徐敬业,冷冷道:“徐敬业,江南的局势比朕想象中更加复杂。裴炎的根系盘结,不仅局限于江南,他在朝中也有不少同党。你可有应对之策?”
徐敬业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属下认为,欲除裴炎,必须先稳住朝堂,削弱其党羽的势力,再将其一网打尽。属下建议,先从他在宫中的关系网入手,逐步切断其与朝中同党的联系。”
武则天轻轻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一丝赞许:“你说得对。裴炎的确是个老谋深算之人,若直接对他下手,只会打草惊蛇。朕也要借此机会,清理一下朝中的这些蛀虫。”
正当此时,一道清脆的女声从殿外传来:“母皇,女儿有急事禀报。”
太平公主步履匆匆地走入乾元殿,她的眉头微蹙,神情透出几分凝重。武则天看向她,目光中柔和了些许:“太平,发生何事?”
太平公主行礼后说道:“母皇,刚刚有密探来报,长孙氏似乎与裴炎有所联系。虽然证据并不十分确凿,但这些动向值得警惕。”
武则天闻言,面色微沉:“长孙氏一向自称安分守己,看来却也心存异念。徐敬业,此事你再查一查,若有确凿证据,朕绝不会姑息。”
徐敬业立刻领命:“属下明白,此事定会严密调查。”
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轻声道:“母皇,长孙氏虽然在宫中声势不大,但背后的支持者众多,若动她,恐怕会引起其他势力的联动反弹。”
武则天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冷静与坚毅:“太平,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这些人朕早已看透,他们或许在暗中不安分,但只要朕还坐在这龙椅上,他们便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此刻,正是要以雷霆手段震慑他们,让他们明白,谁才是大唐真正的主宰。”
太平公主听罢,目露敬佩之色,缓缓点头:“母皇英明,女儿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母皇,助您扫清这些隐患。”
武则天目光柔和了一些,轻声道:“太平,你是朕的女儿,朕的希望也寄托在你的身上。你要明白,权力之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但只要我们母女同心,没有什么风暴能撼动大唐的根基。”
太平公主郑重点头:“女儿明白,定不负母皇期望。”
随着徐敬业和太平公主相继退下,乾元殿再次恢复了寂静。但武则天的心绪却如殿外的风一般翻涌不止。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对裴炎的斗争,更是对朝中所有怀有二心之人的一次警告。而这一切,她必须亲手去掌控,绝不容有失。
翌日清晨,太极殿中再度开启朝会。大殿内肃穆庄严,文武百官依次站立,武则天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群臣。今日的朝堂气氛似乎格外凝重,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迫。
武则天轻启朱唇,淡淡道:“有本奏无?”
裴炎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近日江南虽已平息,但属下担忧,叛乱虽止,民心尚未安定。微臣建议,加派人手,加强地方的巡查和治理,以安抚民心。”
武则天微微一笑,眼中带着深意:“裴右相所言极是,地方安定乃国之根本。正因如此,朕已经决定,徐敬业与李常共同前往江南,协同处理善后事宜。”
裴炎面色一凛,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他很快低头应道:“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配合。”
武则天看着裴炎,心中冷笑。她清楚地知道,裴炎并非真心臣服,只是在谋求时间和机会。但这次,她不会再给他任何喘息的余地。
朝会结束后,群臣相继退下,裴炎走出大殿时,面色依旧镇定,但眼神中却隐隐透出一丝寒意。他心中明白,武则天的举措显然是冲着他来的,而徐敬业的存在,更是对他的一种警告。
回到府中后,裴炎将心腹召集到密室中,沉声说道:“如今,陛下对我们已有所察觉,接下来必须更加小心行事。尤其是江南的联络,一定要断绝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