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股突竭斯骑兵进入谷地,人数估计超过了两万。
事已至此,宁易也没了办法。
眼下只能撤回凉州,等待灵武卫援军到达后再说。
但在三万敌军的虎视眈眈下,想要安全撤回凉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突竭斯人全是骑兵的情况下。
宁易召集全体军官议事。
叶扁舟建议宁易率领灵武卫骑兵先行撤退。
邝风则提议由自己率领骑兵断后,宁易和河西卫步兵先撤。
他的理由是,步兵速度太慢,根本没法逃过突竭斯骑兵的追击。
叶扁舟还是不同意。
“我河西卫是主,你们灵武卫视客,哪有让客人断后,主人先撤的道理?”他说。
但宁易觉得邝风的提议更有道理。
他最终决定,自己亲自带领骑兵断后,叶扁舟带领步兵先行。
这下所有人都不同意了。
他们不知道宁易有挂。
他们只觉得,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断后的人肯定九死一生。
怎么能让校长去冒这个险呢?
就算全军加起来,也没有校长一个人宝贵。
但宁易搬出了第二条军纪,要求部下们服从自己的决定。
“你们放心!”他笑着说:“撤退也是讲策略的。搞不好,到最后范泽民和鞑子都不敢追我们。”
在他的安排下,右军士兵们以队为单位,依次大摇大摆地出营,往东南方撤去。
但走出一段距离后,又通过小路绕回来。
右军的营寨居高临下。
河西卫中军和突竭斯人都在谷里,只能通过斥候来侦查右军的动向。
宁易将两营灵武卫骑兵和一营河西卫骑兵,全撒了出去,做出一副遮蔽战场,掩护右军步兵撤退的架势。
但骑兵们又恰到好处地“漏掉”几处地方,好让对方斥候发现,右军士兵正在大举“撤退”。
这些布置非常成功。
毕竟处在宁易的位置,只要头脑正常,任何人都会做出撤退的决定。
而大派侦骑,驱逐敌方斥候,又是撤军时的常规操作。
至少突竭斯人没有丝毫怀疑。
他们想到了右军会撤退,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撤退。
对方虽然人少了点,但统帅可是大名鼎鼎的宁易。
那可是把突竭斯左翼搅得人仰马翻,连左贤王都死于其手的天勇士啊!
你好歹做个样子,打一仗再跑啊!
这也太不讲究了。
简直就是望风而逃。
他们这些人刚到战场,连营寨都没搭好。
但眼见机会难得,一支数千人的突竭斯骑兵队伍,迫不及待地扑了过来。
谷坡上的少数右军守军,一看见突竭斯骑兵便跑回营寨,躲了起来。
突竭斯骑兵不疑有他,跟着这些守军就冲进了营寨。
宁易现在打伏击已经很有经验了。
他事先让部下们用拒马、木板车等,在大营里摆出了一条通道。
等突竭斯骑兵快冲到底的时候,随着一声梆子响,早已埋伏好的右军士兵纷纷现身。
他们近的手持长枪,远的使用弩箭,朝着马上的突竭斯人疯狂攻击。
冲进营帐里的一千多突竭斯人,很快便被屠戮殆尽。
战场慢慢前移,直到突竭斯人被赶下了谷坡。
突竭斯首领知道是中计了。
但后方人疲马乏,而且分属好几个部落。
仓促之下,调不出更多人来支援也情有可原。
但范泽民那厮狼心狗肺,居然也见死不救。
这里杀声震天,河西卫中军竟按兵不动。
突竭斯首领最后只得下令撤军。
突竭斯人退走后,高地上欢声雷动。
右军士气大为振奋。
许多将士都主张别撤了。
就留在这里和鞑子好好战一战。
此战不到半个时辰,却歼敌两千余人,而己方伤亡微乎其微。
照这个打法,干掉两万鞑子,也不见得是多难的事吧?
但宁易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仍下令按计划撤退。
第二天,偌大的营寨里,就只剩下他和三个营的骑兵了。
他将三千人分成六组。
四组分别防守四处缓坡。
另外两组做预备队,并巡防那些比较陡峭的谷坡。
他还派了一些人在营内敲锣打鼓,骑马来回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