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玉的决心愈加坚定,他开始加大对江南的镇压力度。
锦衣卫调动了更多的兵力,搜捕暴乱的首领,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控制,试图以强硬手段迅速平息这场骚乱。
然而,局势的复杂性远超张玉的预期。朝廷派遣的军队频繁与地方豪族和商会的私兵发生冲突,而士族和商会的支持也逐渐变得愈加公开。
这不仅仅是一场民众的暴动,更是一场涉及到江南各方势力、商界、士族、甚至军队的大规模权力斗争。
李景华、宋鸣鹤和陈文韬三位豪族家主的布局进入了关键时刻。
在江南,尤其是富庶的江浙一带,商会和豪族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影响力深远,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
李景华清楚地知道,单纯依靠民众的愤怒来推动局势的发展已不够,他们必须通过巧妙的操控,让局势彻底失控,从而为自己提供最大的机会。
李景华和陈文韬常常在深夜中秘密会面,商讨如何加大对暴乱的支持,同时保持低调,让朝廷认为他们只是局外人。
宋鸣鹤则通过商会的广泛联系,将更多的资金注入到暴动区域,确保暴乱不断升级。
与此同时,他们还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特别是张玉的反应。越是张玉加大镇压,越能激化百姓的愤怒,反而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支持。
“我们不能急于出面。”
李景华说,“朝廷越是强硬,越能加深百姓对它的不信任,反而我们就越能在暴乱中获得支持。我们的任务,是在这场风暴中让局势彻底失控。”
“对,”陈文韬也同意道,“只要朝廷继续加大镇压力度,我们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暴动必须升温,直至朝廷无法再掌控江南。”
宋鸣鹤的目光深邃,他低声道:
“民众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在百姓最需要时出现。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真正的救星,能够带来新的秩序。”
然而,尽管他们深知现在不是出面的时候,但局势已经接近了爆发的临界点。
随着暴乱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地方豪族开始支持暴动,提供兵力和资源,甚至一些地方军队的指挥官也开始秘密与这些豪族接触,暗中支持反叛势力。
朝廷的控制力在江南愈加薄弱,尤其是一些富庶地区,士族与商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朝廷与这些地方势力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张玉此时深刻意识到,单纯依靠锦衣卫已经无法应对整个江南的局势。他在秘密会议上对一群高级官员和锦衣卫的指挥官说道: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般的暴动,而是一场复杂的政治斗争。地方豪族和商会的联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地方问题,它们已与整个帝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他们的力量已经渗透进了江南的每一寸土地,
”锦衣卫头领郑重地报告,“在许多地方,豪族和商会不仅控制着经济命脉,而且开始暗中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力量和朝廷的军队在许多地方形成了对立。
我们的情报显示,许多地方的士族已经开始公开支持暴动,甚至在暗中支持反叛军。”
张玉皱起眉头,深感事态的复杂。
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江南的失控将变得不可逆转。
然而,他也清楚,一场全力的镇压可能会将豪族和商会推到更激进的一方,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内斗,导致局势全面恶化。
“我们必须强化控制。”
张玉的语气坚定,“把握每一个关键点,尽可能地削弱豪族与商会的力量。我希望,锦衣卫能不惜一切代价,查明所有的幕后黑手,彻底铲除这些祸乱的源头。”
然而,尽管张玉指示加强调查,锦衣卫的调查却依然处于困境之中。
那些暗中与暴乱势力勾结的豪族和商会早已准备周全,甚至在锦衣卫的眼皮底下布下了重重陷阱。
张玉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愈加焦虑,他越来越觉得,单靠自己和朝廷现有的力量已经很难扭转局面。
与此同时,李景华、宋鸣鹤和陈文韬正在暗中加快布局,准备在朝廷失去对江南的控制后,快速出面,接管地方政权。
李景华通过一些密道,已经与江南各地的豪族和军官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而宋鸣鹤则凭借商会的资金和影响力,保证了暴乱的规模与资金的持续供应,使得这场骚乱不断扩展,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地方军队与豪族联合反抗朝廷的现象。
“我们需要确保,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不被动摇。”李景华深思熟虑地说,
“朝廷的每一次加大镇压,都是我们脱颖而出的机会。我们不能过早露面,必须在关键时刻,让百姓看到我们才是他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