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与外国考古人员长达数月的深入探讨,会议室里,众人缓缓散去。腾和晓萱虽面露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同文化背景下考古见解的激烈碰撞,让他们收获满满。外国专家对中国考古成果毫不吝啬的赞叹,更是让他们心底涌起浓浓的自豪。
腾一边细心整理着桌上堆积的资料,一边感慨:“晓萱,今天这场交流真的太有价值了,那些新观点说不定能为咱们后续研究开辟新思路。”
晓萱点头附和,目光坚定:“没错,不过咱们可不能松懈,还有一堆工作等着咱们呢。”
两人迅速回到各自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然而,平静的节奏并未持续太久。
这天,所长脚步匆匆,手里紧握着一份文件,神色严肃又难掩兴奋,风风火火走进办公室:“腾,晓萱,有个重大任务!咱们要去宜春李洲坳东周墓葬。”
腾和晓萱对视一眼,惊喜瞬间在眼中绽放。他们清楚,位于江西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的这座墓葬,意义非凡。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形墓葬,墓葬形制奇特,埋葬风格独树一帜,光是出土的丝织品文物,就包括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丝织品和染色织锦服饰,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这次任务可不轻松,国内外都盯着呢。你们俩带队,尽快准备出发。”所长将文件递给腾,语重心长地叮嘱。
“所长放心!我们保证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所里的信任!”腾的回应坚定有力。
回到办公桌前,腾和晓萱立刻行动起来。腾迅速拿起电话,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设备与物资:“喂,张主任,我们这边有个紧急任务,需要一批专业的考古设备和物资……对,越快越好。”
晓萱则一头扎进资料堆,仔细查阅李洲坳东周墓葬的前期研究成果:“腾,你看,之前的报告提到墓葬周边的土壤成分有些特殊,可能对文物保存有影响。”
腾赶忙凑过来,仔细查看,神情凝重:“嗯,这确实得重视。咱们得提前和文物保护部门沟通,准备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绝不能让文物受损。”说着,又拿起电话联系相关事宜。
出发那天,天还未亮透,蒙蒙夜色中透着一丝曙光。腾和晓萱带领着考古队,装载着各种专业设备,踏上前往宜春的路途。
考古车上,年轻队员小李兴奋地问:“腾老师,晓萱老师,你们说这次咱们能有什么重大发现呀?”
晓萱微笑着回答:“这可说不准,但这座墓葬的独特性,注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
队员小王也好奇地问:“晓萱老师,之前资料里说的那些丝织品,真的能保存那么好吗?”
腾接过话茬:“根据前期勘探,可能性很大。但具体情况,还得等我们到了现场挖掘才知道。”
一路的热烈讨论,让大家对此次任务充满期待。
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既震撼又紧张。墓葬现场已被妥善保护,但那种历经千年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从这里开始,咱们小心挖掘,先进行表层清理。大家务必小心谨慎。”腾指挥着队员们,声音里满是谨慎。
晓萱在一旁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文物的标记与记录,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对历史的解读,千万不能放过。”
挖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队员小赵激动地大喊:“腾老师,这里好像有新发现!”
众人立刻围拢过去,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泥土,一件精美的丝织品逐渐显露出来。虽历经千年岁月,色彩依然隐约可见。
“哇,太美了,这工艺简直巧夺天工。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晓萱忍不住赞叹。
腾迅速反应过来:“快,小李,拍照记录各个角度。小王,去把专业提取工具拿过来,大家小心点,千万别弄坏了。”
随着挖掘深入,更多珍贵文物陆续出土。然而,麻烦也接踵而至。墓葬内湿度和温度的不稳定变化,对文物保护构成巨大挑战。
晓萱眉头紧皱,满脸担忧:“腾,这样下去不行,文物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很可能会受损。”
腾沉思片刻,果断下令:“我们得加快提取速度,但前提是保证文物安全。同时,让后勤组尽快调整保护设备,确保文物处于稳定环境。大家加把劲!”
队员们争分夺秒,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加快挖掘与提取工作。
经过数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此次考古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量珍贵文物被安全发掘,为研究东周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回到研究所,腾和晓萱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文物研究工作中。
晓萱看着摆满实验室的文物,感慨道:“腾,这只是揭开历史面纱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太多谜题等着我们去解开。”
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