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风烈:谋士沉浮录 > 第214章 忠良蒙冤,风声鹤唳

第214章 忠良蒙冤,风声鹤唳

    暮春时节,咸阳城外草长莺飞,宫墙内却是阴云密布。自白起被赐剑自尽后,旧部之人如孤雁失群,再无倚靠。范雎窥得秦昭襄王心中疑忌,乘机网罗亲信,开始清理白起一系。自此,咸阳城内谤言四起,满城风声鹤唳。

    张述站在廊下,抬眼望向天际,阴云翻滚,寒风掠过檐下铜铃,发出低沉的呜咽之声。他一袭青袍,腰间悬着玉佩,神色却几分凝重,几分无奈。他身旁的小吏匆匆而来,低声道:“张大夫,范相近日颁下令谕,白大将军旧部多遭贬谪,君上亦不闻奏请,恐祸及您身。”张述微微颔首,语气淡然:“时势如潮,当随流而行,然须立于潮头,方不为浪所覆。”

    翌日,朝堂之上,范雎着大裘,眉目飞扬,口中引经据典,指摘白起旧部罪状。秦昭襄王端坐高位,目光冷然,似陷沉思。张述立于班列末端,垂首静立,不发一言。他心知此时多言无益,唯有明哲保身,才能伺机而动。然而,看着昔日同袍一一跪伏堂下,听着他们遭流放、贬斥的旨令,他心中如刀绞般痛楚。

    夜晚,张述独自归府,书案上的灯火摇曳,映照他紧锁的眉头。他展卷铺纸,却迟迟未动笔,耳边仿佛回响起白起临终前的叮嘱:“国事如棋局,然将死之人,不再论输赢,只望吾一系,不为权臣所戮。”张述思绪如潮,提笔疾书,将秦国兵将分布与战事分析逐一详列。他深知,若要改变局势,须有一场事关存亡的大战,而这场战役必是范雎之败的起点。

    邯郸之战的战报不断传回,前线将领郑安平频频失策,军心涣散。城外粮草难继,城内士卒怨声载道。然而范雎为固权柄,对郑安平的失策视若无睹,只派遣一名亲信校尉前往督战。张述从密探处得知此事后,面露冷笑,喃喃道:“利令智昏,此等决策,何以支撑我秦国大业!”

    是夜,张述邀几位旧友至府中密议。月光如水洒在庭院,青竹影动,似随风摇曳的剑光。他目光灼灼,望着几人说道:“昔日白将军以身殉国,吾辈不能让其余荫付诸东流。邯郸事关秦国兴衰,若无智将辅佐,恐贻祸无穷。范相之计,愚而妄矣!”旧友中有人颇为忌惮,低声劝道:“张兄,范相权势滔天,稍有不慎,便是祸及全家之祸。”张述却淡然一笑:“逆水行舟,唯有破浪而行,方能存活。范相虽盛,终究不过昙花一现。”

    几日后,张述以书信秘呈昭襄王,直陈邯郸战事之危,且言郑安平无能,需速派能臣强将接管战局。信中辞锋犀利,处处暗指范雎决策失当。然而,此信送出后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数月间,咸阳城内愈发肃杀,白起旧部多被调离关中,或派往偏远之地监守边关。张述被贬为一介策士,不再参与军中要事,只能暗中联络旧日同袍,彼此互通消息。然而,每当他走入庭院,看着满天星斗,思绪却难以平静。他心中清楚,这场风暴尚未结束,终有一天会席卷整个秦国。

    邯郸前线,郑安平接连败北,秦军士气跌至谷底,魏赵两国则趁机联合反击,局势愈发紧张。消息传至咸阳,群臣开始对范雎多有非议,昭襄王亦有所动摇。然而范雎却不以为然,反而派遣更多亲信安插前线,企图压制异己,稳固其在朝中的地位。

    张述察觉到这股暗流正在涌动,他深知范雎的手段,但更明白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决定静观其变,等待范雎的下一步失策。

    一日,风雨骤起,咸阳城大街小巷人迹罕至,张述站在窗前,听着雨声滴落,思绪千回百转。他喃喃自语:“国若无良将,则如无头之蛇;若无贤相,则如无舵之舟。范雎之举,终究会令朝堂倾颓。吾虽一介凡人,然于此局中,当尽己力以挽狂澜。”

    他转身点燃书案上的烛火,伏案疾书,将对局势的分析写成密函,分送给几位白起旧部中尚存权势之人。这些信函宛如星星之火,虽微弱却潜藏着燎原之势。张述知道,这场风波终将推至巅峰,而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时机,为后来的变局铺就一条道路。

    窗外,风雨愈发急骤,天地间仿佛一片迷蒙。张述负手而立,身影挺拔如松。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坚毅之色,似一道穿透云层的雷光,虽短暂却无比炽烈。

    正如夜雨之后,必有黎明降临。这场权谋与忠诚的较量,亦将迎来光明与希望的一刻。

新书推荐: 魔帝的独宠娇妻 通天夜尊 列车求生:无挂求生 炮灰小师姐重生后,麻溜离开宗门 你是谁?我们认识吗? 失忆成了薄爷掌心娇,豪横一点怎么了?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末世游戏:首杀拿到SSS级奖励 重生后绑定系统,开启开挂的人生 快穿:娇软美人躺平后攻心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