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许昌内的考试终究是在这一天如约展开,这也多亏了郑玄老当益壮,国渊等人也俱是文学大家,这才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考题确定下来。
陈谦等人自然也很担心郑玄的身体,毕竟他上了岁数,连续挑灯夜读,万一让老头猝死就不好了。
可人家郑玄毕竟是一个有良心的大儒,虽说对陈谦的马虎有些不爽,到底心中还是很乐意这份辛苦的。众人无奈,也只能由着他。
考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报名,只要经过简单的默写诗经或随机背诵,便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开始真正的考试。
郑玄所出的题采用了陈谦的建议,以贴经为主,也就是默写与填空题。不过在试卷的最后,有两道策论,一是“曹刘之战”,二是“富国强民”,说白了,一军事一政事,这才是真正检验人才的题目。
至于最后一个阶段,便是后世意义上的“殿试”,由陈谦等人分别把关,将此次参与笔试成绩最佳的前三十名挑出来,再由刘备当堂问策,决定出名次来。
这规矩差不多就是在照搬后世了,陈谦想了想,索性将什么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头衔以及所谓的“夸官”制度一并拿了出来。许昌新定,有点喜事来热闹热闹也不错。
于是这些考生们疯狂了,好家伙,只要冲进前三十,不仅能当官,还能亲眼见到齐王。而要是幸运的挺进前三,更是可以骑马簪花,在许昌城里显摆三天?
我的汉高祖哟!真要能做到这一步,此生复有何求?这可是光宗耀祖、甚至能流芳于史书的露脸事啊!
这一刻,原本自各地而来,彼此之间因为不熟悉,还透露着些许客气之色的考生们,在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戒备之意。
这些家伙,可都是对手啊,原本还想着一起去喝喝酒,联络一下感情呢。现在,谁爱喝谁喝,最好喝的五迷三道,连试都考不了。反正,我是要回去复习了,卷死你们。
基于对这些学子们的重视,刘备早就命人准备好了足够的房屋,甚至连刚刚修缮好的许昌皇宫,都被拿出来做为考场了。
在考试过程中,还有陈到与一众白毦兵来回巡视,防止有人作弊。毕竟是第一次进行科举,如果办得不成功,刘备等人脸上也难看。
所以早在考试之前,刘备就宣布过,如果发现有人作弊,此人以及其后代,永不录用。不过就算是如此严重的惩罚,依然被陈到逮到了许多试图作弊的投机小人。
这场从清晨便开始了的考试,一直到下午才算结束,这已经算是极好的了,放到后世明清时期,一场科举得考上九天时间,期间吃喝拉撒都不能出考场,其间辛酸简直不亚于坐牢。
由于时间关系,殿试这个环节,便被放在了三日后的午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子们好好休息一下,能够神完气足的来见刘备。
当然,陈谦他们可就没这么好运了,休息什么的不用考虑,为了能及时给出成绩,他们必须连夜加班,将这些考卷批复。
这一回,就连一向躲懒的陈谦都被刘备毫不留情的扣在了殿中,其余像陈登、荀悦、诸葛瑾等人当然也没被放过。甚至,连诸葛亮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也被抓了壮丁。
“唉!我真是自作自受,早知道会是这样,当初我干嘛要多嘴呢?”
陈谦双眼无神的将一份考卷拿在手里,有气无力的呻吟了一句。一旁的诸葛瑾见状,笑着宽慰道。
“子诚何必如此?左右无事,就当是读书学习了,这些学子的观点,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嘛。”
陈谦幽幽的看了诸葛瑾一眼,将手中的考卷递给了他,示意他看一看。
诸葛瑾接过,低头一看,只见在其上“曹刘之战”那一栏中,赫然写着一大串对刘备的油腻到了极点的吹捧,仿佛刘备已经君临天下,曹操不过是随手可灭的残寇一般。
总而言之,通篇都是拍马屁,而且是那种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低级马屁。
“倘若真是好文章,我倒是也不至于这样,可无奈尽是这种…唉!这一届考生怎么都这么个水平?”
诸葛瑾苦笑一声,还未来得及答话,就见主位上的刘备抬起头看向了他俩,同样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递过来了一张考卷。
“这一份,是颍川陈家的学子所写,子诚要不要看看?”
陈谦闻言一愣,顺手从刘备手中接过考卷,刚看了两眼,整个人便脸红了——气得。
“夫富国者,善政也。强民者,厚政也。观子诚公前时主张之策,博古之长,适于今方,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子诚公远见卓识在前,吾辈何敢卖弄,徒自贻笑大方矣。”
好吧,这篇文章用词倒是不错,以陈谦那不算高深的文化水平,也只能大概看懂,这个名叫陈宇的族人,是在拍自己的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