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冯延鲁都没有带着李达去完成招降的任务。
冯延鲁怕死,不敢跟着李达进入到宫城内部去招降,他让李达在门口喊话劝降,还威胁李达如果不能劝降,就会把他砍了。
但是李达也是一个老阴批,他已经清楚地观察到了李弘茂和冯延鲁这些大臣之间的不合——他以己度人,觉得很好理解,他认为李弘茂作为皇子坐镇一方,肯定是不希望这些大臣在旁掣肘,他甚至觉得李弘茂就有想借他之手干掉冯延鲁的意图。
当然这只是李达自己揣测的,李弘茂是绝对没有这个想法的……至于行将就木的陈觉陈枢密,人家离京之时就说了要为国尽忠,这么伟光正的事情怎么可能去阻拦呢?
所以对于冯延鲁的威胁,李达才没有放在心上呢,敢砍他的人是李弘茂,他冯延鲁算老几?
而且他的心思现在也有了变化,以唐军的军势,他目前应该也翻不起浪了,毕竟他的兵太少,而且福州的士绅已经被策反了,他也不可能马上让他们重新爬回他这条船上来。
那么,不如真的就降了,先保住性命,最好还能保住这支军队,再图其他?
李达对磕头下跪这种事没啥感觉,反正也不是第一次。
李弘茂也不去催促冯延鲁和李达,他现在是围点打援,李达的残部要是降得太快太彻底,万一风声传到吴越国那边去,钱氏一怂不敢派兵来了,他不是没有援可以打了吗?
他这和历史上南唐围福州久攻不下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当时南唐军是真打不下来福州,徒耗粮饷物资,最后还被李达和吴越里应外合打得狼狈溃逃,光是战死都有两万人。
而他现在是围而不攻,但被围的残军已经刚被压缩在很狭窄的区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残军的抵抗意志会越来越薄弱,不战而降是最大的可能。
因为福州事实上已经易主了。
军事上,唐军把李达残部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外延到城外。
民政上,被临时任命为刺史的马捷已经组建了班子开始工作,虽然他要筹措一大笔钱犒赏唐军,这不可能不触及民生,但是李弘茂的幕僚给了他一个详细的犒赏劳军的账目,在这个福州完全能承受的账目以外,他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的赋税,但就这一点,就减轻了马捷最大的压力。
李弘茂还把林仁翰、潘承佑这样的闽国旧臣、能臣也请回到了福州,他们也愿意屈尊降贵去辅助马捷,因此马捷的刺史衙门运转得十分顺畅。再加上李弘茂严整军纪和笼络中下级军官双管齐下,连日来进城的唐军愣是保持了一种福州百姓难以想象的纪律性(在军纪上,即使最骄横的王建封部也不敢撞枪口上,王建封可是有过惨痛的教训的,跟了他多年的一个指挥使,说砍就砍了,李弘茂都不带眨眼的)。
所以福州的民政并没有因为处于战时状态而混乱,甚至比唐军进城之前还要好!商人照常做生意,农户也照常种地种菜,甚至卖东西给李弘茂的中军的话,还能多赚几文钱!
老百姓也说不出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要说他们现在还有什么担心的话,反倒是担心万一唐军搞不定李达,一旦撤走了,他们的日子反而没有现在好过!
一连几天冯延鲁都没有去落实招降的事情,李弘茂也就冷艳看着,再给他记在小本子上。他现在懒得去管这个宰相的弟弟,他更看重的是两件事,一是对福州城内城外这几万兵马的调度掌控,以及对福州降兵的编选。
第一件事,李弘茂的姑祖父王崇文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这位老驸马自己性格上温文尔雅,有点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但是在骄兵悍将已经被李弘茂表面上镇住的时候,作为润滑剂,帮助李弘茂处理个魏岑、王建封、留从效这些文武官员之间的关系,这个王崇文是很在行的。
现在天威军副统军何敬洙带着天威军右厢也来到了福州战场,王崇文和何敬洙是老关系了,有这位禁军大佬背书,李弘茂对整个战区的把控顺利得都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所以李弘茂现在可以放手去做第二件事,就是对马捷那一万多福州降兵的整编。
五代十国的军制,总体来说是比较混乱的,有大致相同的地方,又有各自的区别。
就以南唐为例,南唐在其前身杨吴时代,就开始将原来藩镇的牙兵改为禁军。到了南唐,就设置了禁军六军和诸卫,但诸卫也就是十六卫并不统兵,只是用来安置勋臣和武官迁转的阶位,统兵的是六军。
六军各有军号,分为神武、龙武、天威、雄武、神卫和龙卫,六军主要的职责是拱卫京师,但也驻屯地方和出征野战,是南唐的核心军事力量。六军的每个军号下面,又分为左右军,左右军的下面,又分为左右厢,但有的军未设左右军而直接设置左右厢。
禁军除了六军之外,另有侍卫诸军,侍卫诸军系统与中原王朝相似,但是没有侍卫亲军的名号。侍卫诸军系统的军号繁多,李弘茂的黑云都就是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