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学霸正文卷第三百零九章我一直都有空看着眼前,正在不断发电的电池。
电池之所以叫电池,是因为过去的电池,在其内部存在着一个液态电解质的“池子”,所以称其为电池。
而从现在开始,液态电解质将成为过去,固体电解质的出现,将彻底改变电池内部的结构,以及材料的组成。
大概,从此以后,“电池”这个名称,也就只是一种命名而已了。
当然,如果换一种名称的话,直接将其叫做“电棒”,也许也可以?
emmmm……
这个名字的话还是算了,不管怎么说,电池这个名字还是挺好听的。
李牧失笑地摇了摇头,随后不再多想,专注于实验上。
虽然这个实验已经验证了他搞出来的这个固态电解质是行得通的,不过作为电池来讲,行不行得通,并不影响电池的性能,毕竟如果行不通的话那也算不上是电池了。
而作为一个电池,最重要的性能,还是能量密度这个关键。
就这样,又经过了长达半个小时的放电测试,李牧最终得出了结果,这个全新的锂硫固体电池,在比容量上达到了1478mah/g,而在比能量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492wh/kg。
如此数据,已然远远胜过市面上的任何一款电池。
不管是什么刀片电池,又或者是什么氢燃料电池,再或者是别的什么电池之类的,在这样的能量密度面前,全都是渣渣,直接被击碎的那种。
毕竟,单单只说这个比能量上,那就几乎是差不多10倍左右的差距了。
想象一下,现在的手机电池基本采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而当前三元锂电池的比能量,都才刚刚200wh/kg而已,如果一旦换上了锂硫电池的话,那就完全是降维打击了。
就比如说目前被称为是大容量的5000毫安时手机电池,如果换成同规格的锂硫电池,那就是直奔5万毫安时去了。
5万毫安时的手机电池……
直接反过来给那些什么两万毫安时的充电宝充电,哪怕算上损耗,充满之后手机都能还剩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电——当然,考虑到如果手机都用上了这种电池的话,那么充电宝大概要比手机更早用到这种电池,毕竟,充电宝的研发技术难度要比手机容易得太多。
当然,对于一个电池来说,如果能量密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的话,那么还有一个性能指标,在重要性上比起能量密度来说仅仅只差了一点,那就是安全性。
当年的一个电池爆炸,直接让三桑公司在华国偌大的手机出货量,沦落到了各种统计图中【其他】的一列中,这足以说明电池质量对于消费者产品来说的重要性——尽管根据事后的调查来看,那款三桑手机电池的爆炸其实本身和电池没有关系,纯粹是因为电池仓的设计有关系,使得手机每摔一下,电池仓内部的设计就有可能对电池造成较大的伤害。
于是爆炸的那些手机,基本上都是因为在之前摔过不少次,导致电池外壳损坏,内部的电解液泄露,和空气接触,于是乎,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就直接爆炸了。
但是,如果换上了锂硫固体电池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毕竟电解质都用的是固体,又怎么可能会发生电解液泄漏这种事情?
不存在电解液泄露,自然也就不存在这类问题了。
此外,对于普通的锂离子电池来说,还有一种缺陷,那就是锂枝晶。
锂枝晶的生成,主要源于电解质中锂离子还原成为锂单质过程中,会形成树枝状的金属锂,其最尖锐的一角,可能仅仅只有几个锂原子。
这就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原子级别的针头,能够轻易地戳穿任何东西。
于是,这样的锂枝晶“针头”,就有可能直接将薄膜戳穿,从而导致正负极相接,造成短路。
短路会导致发热,温度一高,电池也就自燃,自燃之后就是爆炸。
对于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来说,这样的锂枝晶是它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对于普通的电池来说,一般就是在电池结构上花费功夫,尽可能地让锂枝晶形成的难度增加,或者是降低电流大小什么的,因为电流大小也十分影响锂枝晶的产生。
比如那些快充、超级快充、究极快充之类的大功率充电,就对电池的内部设计提出了要求,充电的功率越大,越是可能产生锂枝晶,对电池的损害也就变大了。
而这些,对于液态锂离子电池来说致命的缺点,在全固态锂电池面前,都是浮云。
因为——锂枝晶刺不穿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彻底地将正负极分隔了开来,而锂枝晶再怎么尖锐,面对如同一堵墙挡在中间的固态电解质,那也没辙,完全就是小刀划铁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