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云和二哥走进军营,只见中间的操场上,有几百名士兵正围着几口大铁锅分发食物。二哥从人群中挤了进去,看见锅里盛的确实是马肉,这才放下心来。有士兵盛了一碗肉汤,迫不及待地蹲在一旁大口地吃了起来。
二哥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刚要招呼李智云回去,却发现刘感一个人蹲在远处的一个角落里,背对着大伙儿,手里捧着碗正吃着食物。
二哥拉着李智云走了过去。二人来到刘感的身后,二哥喊了一声。刘感似乎吓了一大跳,连忙站了起来,转过身来,一见是他俩,松了口气道:“是两位王爷呀,吓了我一跳。”
李智云见刘感的络腮胡子上沾着白白的东西,不知是什么。二哥也看见了,瞅着刘感手里的碗道:“你在吃什么?让本王看看。”可是,刘感却将碗往身后藏。
“快给本王瞧瞧!”二哥大声道。
刘感不敢抗命,只好把碗递了过来。二哥接过了碗,李智云也伸长脖子去看,发现碗里盛的竟然是木屑。二哥皱起眉头道:“刘感,你让士兵吃马肉,自己却躲在这里吃木屑?”刘感连忙道:“王爷,我这木屑是肉汤拌的,乃美味也。”
“那好,既然是美味,那咱俩换换。”二哥说罢,转向李智云,“五弟,你去把我那碗马肉端过来。”
刘感一听,连忙把碗抢了过去,道:“王爷,我不跟你换!你病了那么久,需要吃点肉补补身子。”二哥见李智云不肯走,一再催促。李智云有些为难地:“二哥,刘将军说的对,你还要补身子哩,就算了吧?”
翌日,李智云和二哥饿着肚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刘感匆匆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刘感笑道:“两位王爷,你们看谁来了。”李智云仔细一瞧,咦,这不是长平王吗?
长平王李叔良是阿爸的堂弟,他怎么会从天而降?李智云和二哥连忙站了起来,二哥道:“长平王,你怎么来了?”李叔良笑着说:“皇上听说泾州被围,下诏派我率军前来增援。”二哥连忙道:“你带来了多少兵马?”
“五千人马,”长平王道,“还有大批粮秣。”
“你运来了粮食?太好了!”李智云忍不住欢呼起来,他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刘感笑嘻嘻地:“两位王爷,还有更好的消息。薛仁杲见咱们的援军到了,借口他的粮食吃完了,已经率领军队撤走了。”李智云和二哥一听,都很高兴。敌军撤退了,他们终于转危为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李智云每天能吃饱饭,体力逐渐恢复了。没事的时候,他就领着张正和蔡虎在泾州城里瞎逛。这日,他们从街上回来,刚走进军营,一名士兵跑过来道:“楚王,秦王要您去传令大堂,说有事情商量。”
李智云一听,让张正和蔡虎先回那座小院,自己朝传令大堂走去。他走进屋子一瞧,只见二哥、长平王和刘感正围坐在一张案几旁边。二哥见他进来,招手让他过去。
李智云走过去坐下,道:“二哥,什么事?”二哥还没开口,长平王道:“智云,是这么回事。高庶城来了两个人,说城里的人想背叛薛仁杲,归顺咱们大唐,让咱们派兵过去接应。这不,我们正商量这件事呢。”李智云想了想,道:“那两个人是什么人?”
“两个当兵的,说是奉了他们长官的命令,前来传递消息。”
这时候,刘感站了起来,大声道:“三位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既然咱们可以不战而得一座城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末将愿意率领手下兵马去高庶城!”二哥瞅了刘感一眼,又转向李智云道:“五弟,你说呢?”
李智云沉思片刻,道:“去也可以,但要防止有诈,路上一定要小心。”二哥听了,点了点头,站起来对刘感道:“刘将军,本王同意你率领军队去高庶城。但是,你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撤退回来,切不可贪功冒进!”刘感抱拳道:“末将遵命!”
刘感手下的三千人马在守城时折损掉一千,还剩下两千人。他便率领这两千人马离开了泾州,前往高庶城。
队伍经过几日行军,来到了高庶城下。刘感骑在马上,只见城门紧闭,城楼上晃动着哨兵的身影。刘感命令士兵喊话,片刻后,有一名哨兵探出头来,道:“你们要干什么?”
刘感大声道:“城里的人不是要投降吗?我们是来接应的,快打开城门!”哨兵的头缩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又伸了出来,道:“要投降不假,不过,城门不能打开,你们翻墙进来吧!”
刘感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了,城里的人想投降又不开城门,还让他们翻墙进去。这城墙又高又大,岂是那么容易翻越的?莫非是想趁他们翻墙的时候,把他们一个个捉住杀掉?
刘感火了,扭头对亲兵道:“那两个报信的家伙呢?把他们给我找来!”亲兵转身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道:“那两个人跑了!”刘感这下明白了,城里人是诈降。他想率领人马离开,可又有些不甘心。他盯着城门看了一会儿,心里有了主意,大声道:“快,去捡些柴禾过来,堆起来烧城门!”
众亲兵一听,连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