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完一些问题之后,刘备也没有迟疑太久,他留下关羽带领兵马镇守河北之地,就率领文武群臣,一起回豫州去了。
毕竟天子还在豫州,他的基本盘也在豫州,他当然不可能放下所有,一直待在冀州。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对于这场大战,没有太直观的感受。
因为哪怕袁绍死了,他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改变,刘备一方约束士卒,并没有烧杀抢掠,百姓的生活依旧安稳。
他们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们并不想反抗,因为如果他们反抗了,那就意味着另一种结局,到时候他们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
谁又能够预料呢?
个人的力量在军队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普通百姓如何能够对付全副武装的精锐之师?当袁绍覆灭之后,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事实上,这段时间刘备一直在推行对益州的改革,包括对百姓的政策,以及土地的种种措施,包括限制世家大族。
反正这些东西,刘备都实施了下去。
他现在根本没有任何顾虑,他现在手中掌握着这么多大军,那些世家大族,纵然他们心有不甘,他们想要反抗,又有什么办法呢?
哪怕刘备不留情面,在这种巨大的差距之下,他们还能和刘备拼命不成,连袁绍都已经死了,他们在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受到巨大的委屈,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他们唯有把不甘憋在心里。
这就是实力强大的好处,可以将这些政策全力推行下去。
这个过程中,倒也不是没人选择垂死挣扎,可是他们的反抗,被刘备轻易镇压。
刘备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可不是跟他们开玩笑的,但凡有世家大族跳出来,那就是满门抄斩,直接把他们杀一个精光。
这种情况下,有谁敢来作死,他们最多在背地里说刘备残暴。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样的政策又是极大的好事,让百姓压力更小,过得更加安稳,但是世家大族的压力却大了许多。
这种事情,只能说情况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而这恰好就是刘备要的结局,毕竟一直以来,世家大族享受着众多特权,但是民生财政的压力,却分摊在百姓身上。
所以刘备不可能纵容这种情况的发生,他要的,就是让这些世家大族明白,当今天下是谁在掌控。
他们依旧是百姓,他们依旧要老老实实臣服在朝廷面前,他们必须要尽到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想着如何压榨百姓。
如果他们想不开,那么刘备会让他们想个明白。
可以说,在推行这些政策之后,百姓对于刘备更加支持,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变化,他们能够明白自己获得了什么好处。
既然刘备推行这样的政策,那么人心所向,也在情理之中。
可惜那些世家大族,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们本身就和百姓站在对立面。
在此之前,如果没有人考虑百姓的需求,那他们就能作威作福,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可是现在,既然刘备站出来,替百姓主持公道,那这些世家大族,势必被打压,而他们的力量又不足以和刘备对抗,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命运,老老实实挨打了。
至于说,有朝一日他们的实力强大,是否会反抗刘备,是否会想着改变现在的局面,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刘备自然不会给他们这种机会。
虽然现在,刘备并没有对世家大族斩尽杀绝,当时实际上,他已经有了相关的想法。
倒不是他自己有着诸多奇思妙想,而是在廖辰的建议下,他已经考虑好了一些东西,到时候等天下统一,他就会推行下去。
他希望当今天下,能够有所变化,他希望大汉能够走向一条更先进的道路。
现在的大汉虽然在逐渐恢复元气,但是如果继续维持之前的种种制度,未必是什么好事。
毕竟当初的大汉,陷入乱世之中,百姓民不聊生,他们过上这样的生活,反抗是必然的。
所以想要让天下真正稳定下来,想要让局势真正安稳,那就必须改变这些东西。刘备作为掌控者,那他就必须付诸实施,他不能熟视无睹。
或许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可是刘备也没有考虑太多,因为他相信廖辰的判断,在廖辰的辅佐下,他才能有今天,他才能让大汉真正复兴。
如果当初没有遇见廖辰的话,现在的刘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处境。所以有的时候 选择相信真的很重要。
虽然刘备带人离开了冀州,但是他推行下去的政策,却在不断的发挥效果。
关羽作为刘备的亲信,他镇守于此,任何人胆敢阳奉阴违,胆敢肆无忌惮。
那关羽一定会采取雷霆手段将他们镇压。
毕竟关羽的性格,那可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于士大夫从来没有好脸色。
大家好好相处,老老实实待着也就罢了,如果他们想不开,那么关羽可不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