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动荡不安之下,有一个名叫陈生的小吏,平日里谨小慎微,未曾参与义和团之事。但是他看到官场如此乱象,心中忧虑不已。
一日,他偶然间听到几个差役私下议论,说洋人似乎还不满足,仍想进一步逼迫朝廷做出更多的让步。
陈生深知再这般下去,国将不国。于是他暗中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士,欲将上书慈禧皇太后,恳请她认清形势,权衡利弊,莫要一味迁就姑息洋人,要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与洋人作殊死斗争。
虽然此举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便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陈生等人决心已定,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们也要为这风雨飘摇的国家争得一线生机,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陈生几个人精心撰写好了上书的内容,趁着夜色前往传递信件的秘密地。
然而,他们刚走到半路,便瞧见一队巡逻的官兵。几个人吓得魂不附体,心惊肉跳,急忙躲进一旁的小巷子里。待官兵走远,他们才松了口气,继续前行。
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正要交信之时,却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
一群御林军突然杀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陈生面无惧色,大声说道:“我等只为救国,并无二心。”
为首的御林军将领冷笑道:“大胆狂徒,竟敢私自上书老佛爷,此乃大不敬之罪。”
正当众人以为必死无疑之时,人群中走出一人。
此人乃是朝中一位尚有良知的老臣,他向御林军将领耳语了几句。
原来这位老臣钦佩陈生等人的勇气,愿意冒着风险来保护他们。
御林军将领听后,犹豫片刻,最终决定放陈生等人回去,并警告他们以后不可再做此事。
陈生知道此次只是侥幸逃脱,望着西安方向,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暗叹这摇摇欲坠的王朝前路渺茫。
然而,朝廷里的杀戮才刚刚开始。
军机大臣刚毅,虽然死了,但仍然开棺戮尸,叫人惨不忍睹。
军机大臣启秀和徐桐的一个儿子,被处决在菜市口。
军机大臣赵舒翘,一直深得慈禧皇太后赏识,追随慈禧皇太后一路从京城来到西安。赵舒翘鞍前马后,马不停蹄地侍奉慈禧皇太后,没想到最后也是身首异处。
起初,赵舒翘被定为斩监候,关在陕西的监狱中,这是因为慈禧皇太后舍不得杀了赵舒翘,心生怜悯,这样就可以保住赵舒翘的性命。
在赵舒翘被监禁的前一天,李莲英代表慈禧皇太后前去安慰赵舒翘。
李莲英来到赵舒敲的住处,赵舒翘早已经得到了消息,他站在门前热情迎接李莲英。
二人进屋落座后,李莲英就对赵舒翘说:“赵大人,您好,本总管今日是受老佛爷委托前来安慰赵大人,请赵大人不要介意。”
“哪里哪里,下官岂敢介意。李大总管客气了,有啥话您就尽管说吧,下官能够接受。”赵舒翘谦卑地说。
“赵大人,老佛爷让本总管告诉您,对您做出这样的处罚,也是迫不得已,出于对目前形势的考虑,还请赵大人见谅。”李莲英打着慈禧皇太后的旗号说。
“请大总管转告老佛爷,下官是根本不介意的。为了朝廷的大局利益,下官甘愿接受朝廷做出的任何处罚。”赵舒翘说。
可是,他的心里却是这样想的:“监禁就监禁,有什么大不了的,好歹有老佛爷保护,无论如何是死不了的。”
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慈禧皇太后现在是为了给洋人一个交代,掩人耳目,才不得不对他这样处置的。不过,他知道他在慈禧皇太后心目中的位置,慈禧皇太后是绝对不会送他去见阎王爷的。
慈禧皇太后这样做,也不过就是暂时避避风头。等风头一过,慈禧皇太后还会把他放出来,让他官复原职的。
受几天委屈能算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必为这些委屈的日子难过,风雨过后,便是彩虹。
李莲英见赵舒翘对此事看得很开,也就放心了。
“赵大人不愧是军机大臣,格局就是大,对老佛爷的决策如此看得开,处处为朝廷大局利益考虑,真是让人佩服至极。本总管回去后,一定会把赵大人的这些话禀报给老佛爷的,老佛爷一定会高兴的。”李莲英虚情假意地表扬赵舒翘说
“李大总管过奖了。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咱们拿着朝廷的食禄,就应该为朝廷分担忧愁,为老佛爷排忧解难。这是臣子们应该做的。”赵舒翘坦然地说。
随后,李莲英与赵舒翘告辞,回到慈禧皇太后的行宫,把他和赵舒翘见面的情况给慈禧皇太后做了禀报。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禀报,非常高兴,对赵舒翘更是高看了一大截。而且在李莲英面前对赵舒翘还大加表扬了一番,表扬他的这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