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场空战的结果,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自然是大夏大获全胜。
虽然这一场空战,大夏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是两国出来偷袭的战机,却损失超过80%,只有极少数的战机,逃离成功。
至此,大夏取得了在南洋地区绝对的制空权。
在解决两国战机之后,剩余的大夏战机全部飞抵苏门答腊岛上的备用机场。
另外一边,两国联队这边,由于他们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基地被毁,战机被收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个时候两国舰队已经心生退意。
特别是两国舰队司令爱德华爵士,他已经有了危机感。
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自己继续待在这里,那么自己的结局可能不会那么好。
于是,爱德华爵士向约翰帝国提出建议,希望你能够撤退。
但是约翰帝国却再考虑之后,拒绝了爱德华爵士的这一建议。
爱德华想要撤退,是觉得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海军基地已经被毁,两国舰队得不到补给。
所以,他才想要此地回到本土,或者说后退重新构建防线。
毕竟,在缺少补给的情况下,继续和大夏在马六甲海峡对峙,是非常不明智的。
但是约翰帝国海军部却认为,安达曼尼科巴基地,已经是帝国在东印度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了。
如果舍弃了安达曼尼科巴基地,距离那里最近的基地就在马达加斯加岛。
而这就表示,约翰帝国放弃了整个东印度洋的控制权。
如果是其他地区,让了也就让了,就当是收缩兵力了。
可是这里可是东印度洋啊!那里可是天竺国的所在啊。
约翰帝国是不可能放弃天竺的,所以约翰帝国军部拒绝了爱德华爵士,请求舰队撤回到本土,或者是马达加斯加岛的提议,而是要求他们退到孟加拉湾地区,协助孟加拉湾地区的约翰帝国军队防御。
按理来说,约翰帝国的这一决策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退到马达加斯加岛,就相当于将东印度洋让给了大夏。
这对于天竺国的整体防御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如果,两国舰队能够在天竺附近活动,那对于天竺国的防线来说,还是有利的。
并且,天竺距离马六甲很近,随时可以威胁到马六甲海峡,也可以遏制大夏在印度洋的扩张。
但是,还是那句话,想法很好,但是现实很残酷。
就在高博跟约翰帝国互换,爱德华爵士请求撤退,但约翰帝国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夏帝国第一,第二联合舰队已经偷偷的来到了明打威群岛。
明打威群岛就在爪哇岛以南,是大夏帝国南洋属国爪哇国的附属岛屿。
爪洼岛以北是马六甲,以南就是明打威群岛。
这也就是说,大夏帝国第一,第二联合舰队已经偷偷来到了马六甲附近。他们和第三联合舰队就隔了一个爪哇岛。
在刘予稀他们抵达明达威群岛之后,他就主动和高博联系。
而高博知道第一,第二联合舰队抵达之后,那就等于决战开始。
于是,高博一边下令清理海峡内的水雷,一边命令舰队开始集结。
按照帝国军部和南洋战区海军司令部沟通,并制定了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将由第三联合舰队主动对两国舰队发动攻击,吸引对方火力。
而第一,第二联合舰队,将在开战后四个小时之后,从西面发动进攻,加入到战斗。
其作战目的就是消灭两国舰队大部,并将残存的两国舰队逼入到孟加拉湾。
于是,在1932年8月27日,清理完大片的水雷以后,高博家迫不及待的下令第三联合舰队主动出击。
8月28日,第三联合舰队抵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外海,并且直接撞上了两国舰队主力。
之前说过了,这一次约翰帝国和米利坚集中了他们大部分的海上力量,特别是米利坚,他们更是拿出了自己计划所有的战舰。
这也就导致,两国联合舰队用舰船数超过了300艘。
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海上力量。而这一次爆发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的这一场海战,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
这一点,双方的指挥官都很清楚,这一战将决定整个战争的走向。
现在从表面上来看,爱德华并不清楚大夏第一,第二联合舰队到哪里了,但是爱德华很清楚一件事。
既然驻守马六甲海峡的大夏第三联合舰队选择主动出击,那就说明对方的援军距离自己也不算太远了。
如果,大夏的三支舰队一起来,那么缺少空中力量的爱德华绝对想都不会想,就直接选择撤退。
可是,真在来的只有第三联合舰队,那么爱德华就打算分而击之。
他想要利用,大夏这边援军还没有抵达的时间差,先把第三联合舰队击败,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从容面对大夏第一第二联合舰队。
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