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事有蹊跷

    南京,中书省值班房。

    “胡左丞,眼下开封府黄河决口百余丈,淹没房屋、田地无数,数以万计的百姓无家可归。该怎么办啊?”工部尚书张允一脸焦急地问。

    “这个本官知道。宋大人,户部那边怎么样?”胡惟庸问。

    “户部筹措了一些赈灾粮食,能解一时之难。倘若决口不能及时封堵,灾情扩大,那……”户部尚书宋冕回道,“胡大人,陛下三天没上朝了,可有旨意吗?”

    “上位龙体欠安,不见外臣。”胡惟庸回答。

    “胡大人,这灾情如火,灾民嗷嗷待哺,耽误不得啊!”张允插言道。

    “折子已经递进去了,其他的,本官属实无奈。”胡惟庸两手一摊。有朱元璋这么一个事必躬亲的强势皇帝,中书省也变成了秘书室。之前还有太子监国,能当半个家,眼下却找不到做主的人。就此事,他特意去问了韩国公。李善长的意思是,折子既然递进去了,那就等旨意吧。但该准备的,必须提前准备好,一旦有了旨意,立马行动。

    所以这几日,他一边等圣旨,一边着令户部和工部,做好赈灾的准备,现在已经是七七八八了。就在三人讨论的时候,王祈年进了门。

    胡惟庸由于坐在正面,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心中了然,这必定是皇帝有旨意。

    王祈年进门,走到中间,转身正对门口高唱皇帝爷口谕,胡惟庸、张允、宋冕三人并排跪接。

    “说与中书省知道,开封的灾情火急火燎,就照你们的法子去办。今日后,朝会先歇了,小事儿你们中书省自己看着办,大事转呈太子处置,不要上奏了。”

    “臣遵旨。”三人齐呼。

    王祈年刚要转身离去,被胡惟庸叫住了。

    “王公公留步。”胡惟庸说着紧走两步。

    “胡大人,有事儿?”王祈年问。

    “上位这是?”胡惟庸试探地问。

    “胡大人,莫要为难小人啊!”王祈年说完,快步离开。

    胡惟庸问没有再多言,王祈年的话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宫里肯定发生了大事。以他朱元璋的了解,决不会无缘无故停了朝会,甚至连奏折都不批了。

    “陛下的旨意,二位大人都听到了。那就照此办理吧,灾情不等人。”

    “是。”

    送走了张允和宋冕两位尚书,胡惟庸急急离开中书省,直奔韩国公府。

    又在中都待了两天,朱标实在百无聊赖,每天无事可做,还有点儿想念在宫里的日子,看看奏折,逗逗儿子,一天也就过去了。

    其他四位呢?秦王朱樉带着燕王朱棣、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天天在街上逛吃逛吃,好不快活,都是朱樉买单。晋王朱棡偶尔凑一凑热闹,大部分时间是猫在屋里看书。随行的官员,朱标也给他们放了假,想干嘛干嘛。

    这一天,朱标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脸上盖着书,睡得正香。门外,秦顺叫了声儿,见没人答应,又敲了敲门,把动静儿弄得大了些。

    啪嗒,书掉在地上,朱标一下子坐起身来,摇了摇有些昏昏的脑袋,摸了摸脑门,流了不少汗。

    “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应该不会是真的。”朱标自言自语地说。此时他才听到外面有人敲门,于是喊了声进来。

    秦顺闻声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

    “殿下,这是中书省转呈的折子。”

    “中书省送来的?你确定是奏折?”朱标好奇地问。从离开南京到现在,他从没收到任何奏折。就算他是监国,可宫里有皇帝在,也不用递给他!要是送抄本,那就更多此一举了。

    “是的,殿下。”秦顺回答。

    “何人送来的?给孤叫进来。”

    秦顺出门,叫了一名官员进来。看补子,是个七品小官。

    “臣,中书省左司都事徐铎,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中书省给孤转呈奏折,是陛下的旨意?”

    “臣遵胡左丞之命,转送奏折,其余不知。”徐铎回答。

    “知道了。你辛苦了,下去吧。”

    “臣告退。”

    朱标知道胡惟庸没有托徐铎带什么话,这个徐铎纯粹就是个跑腿的,其他一概不知。

    “把奏折过来。”

    一旁的秦顺将托盘举到朱标眼前,里面有四本折子,朱标仔细一看,就发现其中一本边缘的颜色与其他三本不一样,立即将它抽了出来,那是一本启本。

    “原来如此。”朱标合上启本,“顺子,你去安排徐铎在行宫住下。”秦顺应声而去。

    启本是胡惟庸递上来的,里面复述了朱元璋的口谕。奏折的往来,由锦衣卫负责传递,而徐铎则是中书省为朱标找的一个助手,协助处理文书。

    “出来了
新书推荐: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 双穿:饥荒年一桶泡面换了个小媳妇 上四休三!员工比我还怕公司破产 天启龙棺之九幽冥蛇 客人,你妈妈的触手在哭泣啊! 逃荒后,我有空间爆满仓! 原神:提瓦特的赌徒 少年歌行:绝世雷门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 政道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