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从御道的尽头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众阁老纷纷转头望向声源处,只见在皇极门的御道中央,停放着一辆崇祯皇帝专用的四轮马车。
崇祯皇帝一直以来都非常讨厌那种需要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抬着的乘舆,因为这种方式除了能显示出高高在上的地位外,对于实际效率来说几乎毫无益处。
一开始,他选择步行,后来当西洋马车进入京城后,为了推动四轮马车的广泛应用,他便首先在皇宫内使用起了这种带有转向系统、弹簧钢以及两侧悬挂灯笼的四轮马车,就连车夫也是高高地坐在上面。
韩爌心中顿时涌起无数疑虑,宫廷之中向来充满了阴暗面,那些令人难以想象的丑恶之事随时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异常情况,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韩爌转头向黄立极问道:“中五,此时皇上应该在皇极殿的御座之上才对啊,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这是要作甚?”
黄立极和其他阁臣皆是满脸困惑,只能隐约瞧见崇祯皇帝立于马车之外,与一两名文官及数名侍卫谈笑风生,指指点点。
排在最后的刘鸿训年纪最轻,眼神也最为锐利,本欲开口表示自己看到了崇祯皇帝正在与军机大臣杨嗣昌、温体仁以及郑成功、李定国等几位皇帝的义子交谈。然而,话语至嘴边,刘鸿训却生生咽了回去。
在这样的场合下,作为排名最末的阁臣,他并无主动发言的资格。
“虞臣,看来皇上似乎因何事耽搁了。但无妨,毕竟咱们这位陛下向来不喜墨守成规,此时不在皇极殿也是正常,不必太在意……”
这边黄立极话音刚落,另一边的崇祯皇帝已然注意到了他们这一群阁臣。
紧接着,另一辆原本闲置在御道旁的马车,在内侍的驱使下疾驰而来。
随后,内侍们高声呼喊内阁首辅和次辅速速登上马车,并告知他们皇上即将召见二人。
至于其他的阁臣们,则依旧保持着平稳的步伐,不紧不慢地前往皇极殿广场,在那里安静地排队等候。
当两位阁老匆匆赶来时,他们终于看清除了崇祯皇帝本人外,其身旁不可或缺的人物:首先便是随身大太监王承恩,其次是军机处大臣杨嗣昌与温体仁;此外,还有几位在皇帝身边历练的义子,如郑成功和李定国等人也赫然在列。
今日,崇祯皇帝罕见地穿上了上大朝会时所应穿着的章服,头上的冠冕佩戴得十分端正。然而,尽管他并不太热衷于那些繁琐的礼节,但对于华丽的服饰,偶尔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权当装装样子罢了。
如今已是崇祯二年的岁末,掐指一算,崇祯皇帝已在位两年有余。内廷已然彻底稳定下来,而他亦确定了一种稳定且平和的执政风格。
这是崇祯皇帝自己心中的看法,最起码他不擅杀文臣武将。
崇祯皇帝登基两年来,外界普遍认为他这个皇帝当得实在太寒酸了些。按照常理来说,身为天下之主的皇帝,理应广纳后宫佳丽三千,但这位年轻的帝王却整天跟三个女人混在一起——周皇后、田贵妃和袁贵妃。
哦,还有一个贴身女史曹静照。
最近,崇祯皇帝喜获皇长子朱慈琅,这本应让群臣感到欣慰,但他们仍担心皇室血脉延续过慢。于是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选秀女充实后宫。然而,精力旺盛的崇祯皇帝却坚决拒绝,表示自己要继续修身养性,固本培元,避免过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以免损害自己的阳寿。
“陛下!”马车尚未完全停稳,连内侍准备好的小矮凳都来不及放下,年迈但精神矍铄的韩爌便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快步走到崇祯皇帝面前,跪地叩头行礼。
黄立极哪有这么好的身手啊!他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等待着内侍放下一个小板凳。然后,他才缓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了一步,刚好越过韩爌半个身位。接着,他缓缓跪下,动作显得有些笨拙。
然而,身手敏捷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让黄立极真的跪下来呢?
对于这位像发面团一样温和、顺从且从不掣肘自己的首辅,崇祯皇帝内心充满了敬重之情。
就在黄立极刚刚跪下一半的时候,崇祯皇帝迅速弯腰伸手将他拉了起来。
再看看一旁已经实实在在跪在地上的韩爌,他的棉袍已被雪水浸湿,膝盖更是被又冷又硬的石板硌得生疼。
此时此刻,两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谓一目了然、高下立判。
韩爌作为历经四朝的老臣,纵使他涵养深厚,然而面对如此显着的差别待遇,内心依旧充满了苦楚。此刻的他仿佛变成了一个委屈的孩子,满心的不快却无从发泄,只能默默地将所有情绪都埋在心底。
宝宝不开心,宝宝心中苦,宝宝就是不说话。
\&啊,你们来了!来了便好。朕已与文弱等人交谈了许久,但始终觉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