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因为此番远洋的收益巨大,陛下想要安插人手参与监管,所以派遣赵士桢随行。
对于仁治皇帝的此番举动,吴国公几人心中并未升起任何波澜。
推己及人,若是自己面对这么大的利益,自己也会派遣人手监管。
只是没想到,赵士桢这么一个写词发家的文人,居然深谙火器制造一道,而且还成了陛下的心腹。
若是早知此人之才,让其为他们所用,那就好了。
心中虽有遗憾,但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随即,吴国公几人皆神色郑重的朝着仁治皇帝躬身施礼。
“陛下此举,老臣无异议。”
“若得赵主簿相助,此行犹如猛虎插翅,所得金银财宝或可再上一个台阶。”
仁治皇帝见吴国公几人皆未提出反对之意,他这才缓缓转头看向赵士桢发问道。
“赵爱卿,朕欲派遣你与五军都督府一同前往远洋之外,你可愿意?”
站在众人最末尾的赵士桢在听到仁治皇帝居然惦念着自己,亲自点了自己的名字后,他整个人稍一愣神。
这些年来,自己在鸿胪寺内与这些金发碧眼的异族人也交流过,也明白远洋之外存在着另一种文明。
虽然赵士桢内心认定大周文教必是冠绝天下,但老话说的好。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若自己不去主动了解这种文明,那心中总有些空落落的。
只是自己心中虽有想法,却无前往海外之途径。
如今恰有机会在前,赵士桢却迟疑了。
他虽非科举出身,却也在鸿胪寺中摸爬滚打多年,已然有了些官场嗅觉。
在几位国公开口之时,他便听出了几位国公话语中的深意。
也明白此行远洋事关重大。
而陛下交此重任给自己,这是何等的信任!
自己真能不辜负陛下对自己的信任吗?
站在仁治皇帝身边的海公公瞧见赵士桢过了几息都未给出答复时。
他先是谨慎的瞧了一眼身旁的仁治皇帝,发觉仁治皇帝脸上并未有任何不满,他这才清了清嗓子,朝着赵士桢开口道。
“赵主簿,陛下相问,为何迟迟不答?”
赵士桢闻言,方从自己的世界中清醒过来,紧接着,他便赶忙朝着仁治皇帝施礼答道。
“臣拜谢天恩!”
“只是,微臣恐误陛下所谋之事。”
“若如此,微臣虽万死,亦不可恕也。”
仁治皇帝瞧见赵士桢那般谨慎的表情,他主动开口宽慰道。
“赵爱卿,汝此言言重了。”
“有汝竭力而为,此事方可成矣。”
赵士桢见仁治皇帝如此坚决,他自然不敢再做推辞,赶忙朝着仁治皇帝谢恩。
“陛下,臣必竭尽所能,助各位大人一臂之力!”
赵士桢话音刚落,仁治皇帝便朝着一众国公挥手道。
“各位国公,朕便在此等候尔等所呈的详尽计划了。”
吴国公等人闻言,自然是满心欢喜的朝着仁治皇帝点头应下。
“老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此行事关重大,臣等必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案。”
言罢,吴国公几人就朝着仁治皇帝再行一礼。
“陛下,若无他事,臣告退。”
“陛下,臣万安,老臣且退。”
慢慢的朝着御书房外走去,只留下赵士桢一人留于御书房内。
陛下既然选定赵士桢随行,那必然是想制衡文武,避免他们武官因此做大,届时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如此,陛下定对赵士桢有所交代。
这般交代自然不便告知他们,他们这些老成精的家伙当然要自觉离场了。
仁治皇帝见状,也不曾出言挽留,只是看向自己身边的海公公吩咐道。
“海大伴,你代朕去送送几位国公。”
海公公闻言,未有丝毫迟疑,嘴上刚一应下,便朝几位国公走去。
为首的吴国公见状立即婉拒道。
“陛下日理万机,身前不可离人,臣等手脚尚利,就不劳海公公相送了。”
仁治皇帝见此情况,也就不再勉强。
“几位国公老当益壮,那朕便不与几位客套了。”
当几位国公离开御书房时,随着御书房大门关闭,赵士桢内心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自己从今往后应当算是陛下的心腹了吧?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