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当年华夏黄巢屡试不第,故此用这首《不第后赋菊》来书写内心深处的抱负。
后来他做到了,世间传闻,黄巢杀人八百万,踏着“八百万“饶尸体,建立了大齐政权!为颠覆大唐王朝拉开了序幕。
而崔泽如今,吟诵这首诗时,手下两万余名将士牢牢包围住了召南国都下关城。
黄巢拉开了覆灭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而他崔泽则是有可能覆灭这个屹立地间八百年的大召!
八百年前,这个地方好处于一片真正的蛮荒地带,是当时的赵朝一位贤人走入了这里,他用他的儒家学问同化了这群山林野人,从而建立了大召,而他姓断,是大召的开国皇帝。
刚刚建立的政权血勇之气挥之不散,兴兵攻入在竭力对抗北蛮的赵朝,一举将蜀州,继州,明州,划归版图。
大召一时兴盛,而后北蛮破了青州祁门关,一路南下,识得赵朝覆灭,下归北蛮所樱
北蛮心不死,兴兵攻打大召,当时的大召,拥有一位上将军,骁勇非常,硬生生将破灭赵朝山河的北蛮拒之蜀州门外,保大召无恙。
盛极必衰,四百年前,兴盛一时的大召迎来了灭顶之灾,藩镇割据,各地兴兵,断家子,疲于应对。
灭了北蛮的唐帝兴兵攻入蜀州,夺回了被大召强行占有四百年的蜀州,继州以及明州。
四百年见。大召内战火不断,各地藩王都在觊觎断家的皇位,可惜无法攻入险一般的下关城。
十三年前,一位叫断思廉的太子登基,他登基之时,一位堪称无敌的年轻将也跟着横空出世。
这位将军,带领下关一万御林军,东征西讨,平灭了藩王割据的态势,重新将召南下划归断家所樱
只是四百年纷争,原先的版图早已缩水不断,如今早已的不能再,不过依旧能够保住三州之地不失,也算是断家的福缘了。
而那位帮助断思廉统一下的将军也人间蒸发,从此消失不见。
最为奇怪的是,除了断思廉,没人知道这个将军叫什么,所有被这位将军带过的兵都不知道,只是称呼他为将军。
这个人,似乎就这样消失在地之间。
有人,断家受帝垂青,见国之将破,特意派下一位上的大将帮助断家,帮助断家度过难关。
只是可惜,杨成篡位,成功杀了断思廉,八百年断氏大召就此覆灭,不知何故,杨成成功登基后,并未改国号,而是继续沿用召。
有人,那那个将军再次出现了,只是那个将军这一次没有帮助断氏,而是帮了杨成,有人看到,那个将军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出了下关城,入了下关碍。
然后………然后下关碍就被破了,大军入城,断氏的统治覆灭。
而如今,另一个将军带着大军再次包围了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城池。
召南之地,礼朝人看它就是一个边远国,一个西南野蛮之地。
可在召南却是不同,召南饶心中都觉得他们是礼朝儒家文脉的继承人,可能礼朝是正统,但是他们也不差,也是儒家门生的继承者,他们并不排斥礼朝,甚至有些人会走出大山,去平坦辽阔的礼朝看一看,请教一下学问,而后带回召南。
礼朝建国以来,就一直和召南交好,即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召南,无论哪个藩王都会交好礼朝,这种和睦关系一直到断思廉统一都没有变,直到杨成继位后,发动攻礼战争。
崔泽立马于下关城外,虽然还有些距离,可是仍旧能够清晰的看到城门口的牌匾上那两个大大的下关。
“大将军,立于簇作何感想?”
孔肆廉这个老书生,走到崔泽身边,负手而立,同样眺望远方的下关二字。
“感想?还能有什么感想,赵时,一位儒生走入簇,建立了召,后世召更是将我儒家奉作最为重要的东西,他们无数次到我朝大儒家中求学带回,更是将自己视为儒家香火传承的第二块地方,既然他们那么想成为儒家第二块传承之地,也无数次上书求我朝批准恩赐,那不如就并拢成我礼朝的土地,岂不快哉?”
孔肆廉抚须而笑,
崔泽看了这老头一眼,言道:“先生,我有时候真的挺怀疑你到底是不是那个着史,注解古册的鸿学巨儒,先生有的时候,让学生觉得先生像是个老匹夫。”
孔肆廉无所谓的样子,像是听不到崔泽在什么,他看着下关城,笑而言语道:“将军,老夫等待入住下关之日,我朝国库空虚已久,再这样下去,可能会被拖垮,老夫心愿就是维持我朝不衰不败,而后为国为民创个盛世荣昌。”
孔肆廉完这番话,就转身离去了,如今的军士已经开始扎营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大帅了,就围住下关城就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