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战国之魏国 > 第343章 封平原君

第343章 封平原君

    牛赞缓缓说道“魏王乃是天下霸主,而且已经拿下大半赵国,赵国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魏王看得上了!赵国愿意割让三城给魏国!”

    魏申听完摇摇头“寡人拿下的大都是中山国的,大夫你既然已经把话说开了,寡人的也坦白的说,如今赵国的平原地区已经和邯郸隔开了。魏国拿下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赵国愿意割让平原全部土地,寡人可以立刻退兵!”

    牛赞随即说道“魏王未免欺人太甚了吧!赵国虽弱但是骨气还在,魏国继续在赵国死磕,其他诸侯未必没有异动!”

    魏申却大笑起来“牛大夫,如今还有谁可以救赵国?最有实力的齐楚现在还在徐州交战,秦燕韩就更不用说了。寡人没有进攻邯郸就是看在赵国国殇,而且三晋同根的份上。”

    牛赞咬咬牙说道“赵国愿意割让平原五城!”

    魏申摇摇头,没有说话!

    牛赞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魏王乃是霸主,何故苦苦相逼,赵国割让十座城池,但是魏国归还大陆泽以南土地,包括巨鹿!”

    魏申还是摇摇头,但是开口说道“寡人只可以归还巨鹿,但是赵国必须把平原十五座城池全部割让给魏国!否则不用再谈了!”魏申说完大手一挥,霸气的看着牛赞。

    牛赞眉头紧锁,思虑良久最后说道“依魏王的意思!”

    魏申听完一愣,难道赵国已经是想好要割让整个平原,不然这种事情如果超出赵国预期不是应该先去请示赵国现在的当家赵雍吗!魏申顿时后悔,要的少了!

    既然已经说出口,现在也没打算灭赵,先拿下平原先休养生息,再继续。于是开口说道“大夫爽快!请签订盟约!双方立刻安排人交割。”

    牛赞为难的说道“魏王,盟约可以马上签订,但是赵国国殇,交割事情要等到明年开春新王登基!”

    魏申疑惑的说道“赵国不会是缓兵之计吧?”

    牛赞立刻生气说道“魏国大军就在邺城,如果赵国毁约,可以马上进攻邯郸!”

    魏申听完笑了笑说道“牛大夫不要误会,寡人只是说说而已!”

    牛赞继续说道“魏国大军冬季也不会出动,赵国拖延一个冬季也没有意义,魏王多虑了!”

    “好,就这么决定!明年开春交割!”魏申说道。

    魏赵签订盟约,双方罢兵言和!

    另外一边公子成已经赶到平原,派亲信之人接管各个城池,自己则接收平原后立刻飞奔齐国。

    齐国临淄王宫,齐王田因齐看着眼前的公子成,疑惑的问道“公子,此来为何?既没有国君旨意,也没有使臣符节?”

    公子成这次是个人行为,赵国当然不会给他外交专用的符节了!

    公子成跪下施礼道“魏国残暴,赵人不服!而赵国新王却打算将平原十五座城池割让给魏国!在下此来是投奔齐王,愿意奉上平原十五座城池归顺齐国!”

    什么!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看着公子成!

    齐王田因齐更是诧异的说道“你再说一遍!”

    公子成再次跪拜施礼道“赵成愿意奉上平原十五座城池归顺齐国!”

    齐王田因齐立刻站了起来,扶起赵成说道“快快请起!”

    此时的相国邹忌则起身说道“敢问公子,割让平原十五城是否是赵国新王的意思?”

    公子成立刻摇摇头“新王是打算把把平原十五城割让给魏国的!而平原百姓和官吏都不愿意归附魏国,在下接任平原郡守后也认为如果归附魏国不如归附齐国,至少齐王比魏王仁义!”

    邹忌立刻对齐王说道“大王,接受平原等于在魏国的虎口夺食,必然遭到魏国报复!”

    齐王听完犹豫了起来。

    公子成立刻补充道“平原十五城,五十万百姓翘首以盼齐王解救其于水火!”说完跪地不起。

    齐王可能没有听到要解救其于水火,但是五十万百姓却是听的真真切切。又询问一旁的段干朋道“段干大夫,你以为如何?”

    段干朋随即起身说道“臣觉得此时考虑的不是是否接收,而是接收后如何应对魏国!不接收又如何应对魏国!至少可以肯定,接受与不接收,这一仗是迟早的!”

    相国邹忌立刻说道“段干朋你不要危言耸听!”

    齐王却举手示意邹忌停下,转而对段干朋说道“段干大夫,请细细说来!”

    段干朋施礼道“诺!大王,先说不接收平原,那么魏赵就和解了而且赵国也没有了影响魏国的实力了!魏国得到平原后,下一个目标自然是齐国,借助平原和阿城为基础,进攻齐国的高唐和河间,最后向临淄进攻。如此齐国自然要在河间击败魏国,否则就只能退守济水保卫临淄!再说接受平原,魏国必然大怒而攻齐,双方必然在平原展开决战,按照目前估计魏军二十万,齐国以守为主!”
新书推荐: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末世游戏:首杀拿到SSS级奖励 重生后绑定系统,开启开挂的人生 快穿:娇软美人躺平后攻心成功了 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 陌生的村庄之平凡岁月的故事 我小姨是后宫宠妃 不想做野爷金丝雀的第n天 小满的花路有点咸 你是我的荣耀:余生有你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