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已在汶江畔的公路上向南行进了十天,每日均保持约三十公里的匀速前进,前方即将抵达叙州。只要过了叙州,便会踏入滇南省的地界。
在这过去的十天里,李寄秋总共察觉到五次灰雾,其中两次就连队伍中的鹦鹉和狗都未能发觉其存在。为了掩人耳目,秋凌不得不与亲信的侦察兵事先串通好,让他们假称是自己发现了这些存在感极低的隐形灰雾。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没有对此产生任何怀疑。
日子平淡而乏味,尽管梁州省沿途的风景秀丽,但看多了也审美疲劳了。如今,李寄秋最大的乐趣变成了观察行进在自己前方的第十八大队。
秋凌将除作战人员之外的幸存者划分为二十个大队,每个大队约由四十人组成,并由各自的队长统一指挥管理。审核通过后,那个性格懦弱自卑的柳旭被编入了第十八队,而该队在行军时的位置恰好位于李寄秋的前方。
鉴于柳旭至少是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队长原本有意培养他成为一名民兵。然而,他的体能测试成绩却极为糟糕,令人大跌眼镜。
由于三年末日灾难的影响,人们的体能和营养状况普遍大不如前。因此,秋凌将民兵入门的体能测试标准做了大幅度降低。男性只需在四分半钟内完成八百米跑步,并在一分钟内做完三十个仰卧起坐即可合格,而女性的要求则更为宽松。
让队长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柳旭甚至连女性的体能测试标准都无法达到。这不禁让他怀疑对方是否患有某种隐性疾病,还特意安排医生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体检。
检查的结果显示,柳旭的身体状况相当健康,只是有些轻微的营养不良,这在当前环境下并不罕见。毕竟在这个时代,能真正称得上营养充足的人又有几个呢?
更何况自他加入队伍以来,已经享受了一个星期相对更为丰富的饮食。按理来说,身体状况应该会有所改善,变得更加健壮才是。
无奈之下,队长只能放弃将柳旭培养成民兵的打算,转而为他安排了其他工作。然而,即便是这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他也未能很好地完成。
李寄秋以前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人,他们身体健康,智力也无碍,但在做事的时候却显得笨手笨脚,仿佛四肢与大脑之间的协调性出现了某种障碍。
柳旭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队长安排他去劈柴,尽管挥汗如雨地努力了近一个小时,他却仅仅劈出了十几个柴块。
考虑到劈柴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熟练度,队长随后又指派他去烧火。然而,即便有着干燥的木柴、大堆的树皮和树枝作为燃料,他耗费了大半盒火柴后,却始终未能成功点燃一丝火星。
发现柳旭似乎异常笨拙后,队长进一步放宽要求,仅让他负责搬运之类的简单体力活。但即便如此,他也时常会把手里的东西失手摔落,有一次更是不小心打碎了十几只陶碟,把队长心疼得直吸冷气。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柳旭并非故意要搞破坏。李寄秋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已经拼尽全力在做事了,但他的四肢仿佛并不受自己控制,无论做什么都显得笨拙不堪。即便别人手把手地教他,他也只是短暂地学会,但很快又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面对这样一个拖油瓶,队长想要责备他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每当柳旭犯错,他都会涨红了脸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挨批评,甚至多次主动要求接受体罚。然而,队长当然不会真的去惩罚他,因为队伍内部是严禁暴力行为的,一旦违反,将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处。
无可奈何之下,队长只能继续安排柳旭做一些搬运工作,但仅限于搬那些不怕摔的物品,基本上等同于让他做了个闲职,养着这个身体健壮但手脚不灵活的劳动力。
终于,在这天的傍晚时分,柳旭又不慎将老太太们辛辛苦苦洗好的衣服全部打翻在了泥地上。队长对此忍无可忍,不得不采取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去向秋凌告状。
秋凌很快就随队长来到了这边。看到队伍的最高领导者因为自己的事情而来,柳旭更是吓得浑身发抖,整个人蜷缩成了一团,头低得几乎要与身体呈九十度角了。
然而,秋凌并未动怒,也丝毫没有要责备他的意思,反而和颜悦色地拉着对方坐下,与之交谈了许久。渐渐地,柳旭的头也抬了起来,但他仍然不敢直视面前的这位最高负责人,只是时不时地、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瞥向秋凌。
两人一直交谈到天边渐渐暗淡下来,秋凌才带着柳旭离开。看到这个令人头疼的家伙终于走了,队长也不由自主地长舒了一口气。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玲云筱也结束了医疗队的工作下班返回。李寄秋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起了今天看到的八卦,“知道吗?今天秋凌把那个柳旭给带走了。”
“当然了。”玲云筱把两个饭盒放在车顶,给了同伴一个白眼,“我知道的比你可多了去了,你知道他被带到哪里去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