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和老朱的争论

    “……”

    听着周飞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神情各不相同。

    朱元璋是一言难尽,他觉得周飞所说属实小孩子气,治国理政怎么能如此草率?判案的权利如果不在皇帝手中,他还怎么掌控朝堂,治理国家?

    朱标此时是比较赞同的,如果是以前的他估计是不赞同的,但自从他在周飞那边待了几天之后,他现在看待问题的方式和以前有了截然不同的视角。

    从帝王权术来讲,朝廷上的案件皇帝是要亲自参与的,这不是出于伸张正义、维护法制而参与,而是出于朝堂权利平衡参与。

    身为帝王,必须让朝堂之上的权力保持平衡,不能让一方利益集团独大。

    利益集团,这也是朱标在周飞那边待了三天学习到的一个词,以前的他只是隐约有种感觉,凭借本身的直觉和过往的经验来看待。自从在周飞那边学习之后,他知道了“利益集团”这回事,朝堂的官员每个人都是大明的臣子,是他父皇朱元璋的臣子,也是他朱标未来的臣子,但这些人却不是每个人都站在大明的利益,站在他父皇和他的利益。

    朱标心里门清,别说站在大明的利益一边了,哪怕是他父皇和他之间的利益也是分了出来,朝堂臣子各有站队。

    繁复芜杂的利益纠葛之中,帝王要在其中掌握平衡,就要用到帝王权术、人事斗争,朝堂之上的每一个案件都可以拿来利用。

    一旦皇帝不管案件,只是针对国家大事来说是,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们可以有太多的理由来搪塞。

    但朱标知道,这种权利平衡的帝王权术只适合于“古代封建社会”,追求小农经济的静态社会,并不适合一个有志于高速发展的动态社会。

    朱标所亲眼见到的,后世的治理是以政绩为先,《新闻联播》里面到处都是领导到各处去视察、考察、指导。

    外行人看着这种新闻,只会觉得作秀、打官腔,没有一点意义。

    但朱标作为一个拥有着二十多年丰富从政经验的大明太子,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些新闻背后代表的东西,它代表的其实是治国理念:以政绩为先!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叫做干实事!

    以此延伸下去,干实事的官员才可以得到重用、升迁,越有成绩的,越升得快,反之则不用干了。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官员触犯法律的案件来搞人事斗争、平衡朝堂,不能说没用,但用处不大,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干实事,要任人唯才。

    你大搞平衡,任人唯亲,结果干不了事,整个国家直接乱套了,那还谈什么治理国家?

    反观“古代封建社会”,譬如他们大明,当官要干实事吗?说不干有点太伤人了,但要说会干就是昧良心了。朱标亲眼见到的,只要一个官员清廉,能把任上的事情尽责的办完了,就属于非常优秀了。

    地方官员,到了地方只要搞无为而治就行了,因为无为而治代表不折腾,不折腾的话治下百姓就能有一个稍微安稳的环境开展种粮食、织布等生产。

    如果能维护一下公正和法律,那这个地方官就是清汤大老爷了。

    如果更进一步,能够劝农桑、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那就是了不得的好官了,声名远播,朝野内外一片称赞了。

    至于在任上创造什么佳绩,像后世那样经济提升多少、推进了多少大项目,不用提,没有官员有这方面的意识,这个没有包括整个朝堂、甚至于他的父皇。

    朱标很想转变一下大明朝廷的当官理念,但看着朱元璋一言难尽的神情,他很明智的没有抢先说话,只是把这事放在心里:“后续再慢慢和父皇讨论吧~”

    周飞说了好一会,见两人都没有说话,神色也有些奇怪,意识到两人估计有其他的想法,于是说完之后又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算了,不说了,和你们说这些也是早了点,没有一定的基础,你们也理解不了。而且吧,说一千道一万,你们不开启工业革命,不断的发展生力解放生产力,你们怎么改到最后也是逃不过三百年大限。”

    朱标:“……”

    好家伙,又来刺激我们是吧?

    “你小子!”

    朱元璋气得破防了,骂道:“你小子就不能说点好听的,什么三百年大限?咱大明这次肯定能有五百~不,一千年以上。”

    周飞眉头一挑,“哦”了一声后说道:“好吧,一千年。但一千年以后不是一样没了?”

    “……”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大笑道:“有一千年还不知足啊?咱知足了。”

    周飞嗤笑道:“一千年后你朱家子孙被别人屠戮殆尽,你也知足了?”

    “你~”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对他怒目而视道:“好胆!你不怕咱杀了你吗?”

    周飞神色一滞
新书推荐: 穿越古代要脱贫,全网给我寄快递 皇后带球跑陛下的心头肉 让你送外卖,你第一单送地府? 快穿之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黑神话:我袁洪,请诸圣赴死 成为三个孩子的后娘,我获得空间 别墅通古代,我把王爷全家养歪了 官梯:攀登权力之巅 完了!私奔后被高冷夫君抓回房了 给古人re四大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