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尚且不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的刘谌,正在对着一幅舆图发呆。
事情还要从数天前说起。
孟虬的使者已经到达成都,带来了一个刘谌既意外又不意外的消息。
不意外的是孟虬果然和自己预料中的一样,在灭了狼脱国之后,就自立为王,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权。
意外的是,孟虬派来的使者告诉刘谌,这个新生的政权尚未命名,孟虬想让刘谌赐名,并且准备永为大汉藩属。
这个消息被朝中大臣知道之后,迅速的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认为,从孟获之时,就已经立下南疆永不复反的誓言。
孟虬虽然迁往他处,但却是孟获之子,理应遵守这个盟约,怎么能自立一国?
朝廷应该立刻下旨申饬!
另一派则认为,孟虬虽然自立一国,但人家确实没有反叛,并且愿意让大汉赐国名永为藩属。
正是表明了对方的忠心,朝廷不仅不能申饬,还应该加以赏赐,以笼络人心。
而刘谌对于这两方的意见,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
从孟虬返回南疆的那一刻,刘谌就知道这件事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人家能上书为藩属就已经算是给自己面子了,要知道狼脱国那一大块地盘全打下来的话,可不一定比现在的大汉小。
刘谌要做的是,如何在这件事中给自己和大汉,争取到足够多的利益。
要知道那块地方,除了山高路远之外,可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适合农耕社会的土地。
而且那个地方和交州相邻,只要和孟虬打好关系,自己随时都能朝吴国的后腰上来上一刀。
而在此之外,自己还有一件更加要紧的事情要做。
孟虬离开南疆之后,形成了一个短暂的权力真空,那块地方现在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主之地。
南疆部落众多,当初的孟获不过是其中一支势力比较大的而已,他对大汉忠心,不代表别人也对大汉忠心。
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一系列叛乱。
更不要说,当初那里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已经开垦出来一部分的良田。
所以自己得趁着南疆那些部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提前把这块地方占下来。
除了这件事之外,刘谌还有一些别的打算。
大汉占领那些地方之后,必然会引起周边部落的不满,到时候双方也肯定会产生一些冲突。
而刘谌也打算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一番实战练兵。
之前自己让人编排的那些戏文,以及祭祀忠烈祠的效果有点过于好了。
以至于汉中此时有些群情汹汹。
这种群情汹汹不光表现在汉中,还有那些学堂和讲武堂的学子们。
在那些老兵故事的刺激下,一个个的都把魏国当作大汉的头号大敌,嗷嗷叫着要北伐。
现在大汉哪有能北伐的实力和机会?光是魏国在汉水边上的快速反应,就知道对方一直在盯着自己这边的动静。
让这批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去指挥打仗,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可刘谌也不能打压他们的积极性,那么南疆就成了最佳的练兵场地。
首先,这里身处大汉后方,属于是无论魏国还是吴国都摸不到的地方,不用担心在练兵的时候,会遭遇魏吴两国的偷袭。
其次,那些原始人一样的部落,战斗力和魏兵相比,相差甚远。
即便有所折损,也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刘谌是去练兵的,不是让他们去送死的。
于是一个计划迅速的在刘谌脑海里成型。
“来人,召宗预和樊建等人入宫!”
等到宗预他们进宫之后,刘谌指着舆图上南疆所在的位置说道:
“孟虬舍弃了这块地方,但是当初诸葛丞相和孟获的约定犹在耳边。”
“此地当为大汉土地,况且之前诸葛丞相花了大力气在南疆开出一片可耕种的土地,朕不忍心弃之。”
“所以朕准备出兵占领此地,以为大汉领土。”
听到刘谌的话,宗预等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异色,孟虬使者到达成都的事情,早就已经人尽皆知。
而且那么大的一块地方,稍加打理就是一块产粮之地,谁看了不会心动?
只是宗预等人心中同样有和刘谌一样担忧:
“陛下,南疆距离成都路途遥远。”
“孟虬在时,其部族强大,尚且能压制着周边部族。”
“如今孟虬已经举族迁走,必然会引起其他部族的觊觎。”
“到时候恐怕少不得要刀兵相见。”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