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捷报很快送到了袁崇焕手中。
袁崇焕收到之后,立刻进行润色,让这封捷报更为合理,且更为漂亮。
经过润色后的捷报,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
暖阁中。
崇祯看着送上来的捷报,情绪激动。
遵化城,被收复了。
收复遵化城的意义,可要比打死几个建奴士兵的意义大得多。
打死几个建奴士兵,充其量就是一场小胜,而收复遵化城,那就是收复失地。
崇祯反反复复的看着捷报,从里面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柏。
之前的种种印象一下子翻涌出来。
当时,就是这人在蓟镇阵斩数名建奴白甲兵,后来又向朝廷示警,说建奴会绕道宁锦防线,从蓟镇入关。
当初,如果不是因为袁崇焕这厮,建奴又怎么可能杀的进来?
现在,遵化城收复战中,此人又立下了赫赫战功,无一不证明此人乃是一员大猛将。
战乱思良将。
崇祯本身对陈柏的印象就比较好,现在加上袁崇焕与刘策不遗余力的对陈柏进行吹捧,心里的印象,也就更好了。
片刻后,他放下手中的奏疏,思量着其中事情。
设置遵化大营,这也不是不可以。
三屯营的朱国彦是个废物,让建奴长驱直入,这次死了,死的极妙,死的极好。
他死了,那就重新设置一个遵化大营。
崇祯想着其中之事。
没过多久,他就把这事交给了兵部,由他们进行商议。
这次建奴入寇,兵部的王在晋脑袋很大,前一阵几乎天天都被崇祯叫去破口大骂,现在收到崇祯的安排,没有任何犹豫,当下就开始安排。
设置遵化大营,置分守参将一员,至于后续将领,暂由当地安排,等战事结束之后,再详细处置。
很快,兵部的任命以及崇祯的旨意就送到了遵化城。
而这一刻,陈柏光明正大的占据了遵化城。
年岁过的很快,眨眼间就是春节。
袁崇焕这厮倒也实诚,将差陈柏的那些百姓全都送了过来。
刘策也是一样,也把那些百姓送了过来。
大多都是一些青壮,老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吴三桂也被陈柏放回去了,这小子最近这几天一直跟着陈柏,问东问西,把陈柏搞的烦了,加之账已结清,就没有必要再留着他了。
除夕夜。
今夜寒冷,城中的房屋尚未建设完毕,很多百姓都住在陈柏分发下来的帐篷中。
虽然单薄,但几乎每一个帐篷中都有火炉,甚至是每一户百姓,都能吃到陈柏分的粮食和肉类。
对于陈柏而言,这些百姓饥饿了太久,身上没有二两肉,而过了春节,就是春耕,一年到头,都是漫长的劳作,得先让他们恢复体力。
陈柏走在除夕夜中,在这些地方巡视,以防止有人作乱,或者出现什么问题。
而那个刘策,此时却跟在陈柏的身后。
朝廷对他的封赏也已经统计完毕,但因为他是文臣,所以迟迟没能弄出一个结果,加之他这个蓟辽总督又是刚刚升任,大概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之中,都得留在这。
三屯营已经废了,那里什么都没有,刘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错的地方,自然不会走。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刘策发现了一个问题。
且先不说陈柏的那些粮食与物资从何处而来,就凭他能大公无私的将这些粮食白送给贫苦的百姓们,就当得上一句圣人的称赞。
这可不是一斤两斤,这更不是一天两天。
若无意外的话,将要持续到明年夏收之时。
遵化城中虽然有一些建奴留下来的粮食,但以刘策的估算,这些粮食根本不够,大头,还在陈柏那里。
走在陈柏身后的刘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问道:“敢问将军,这粮食,就这么白白送给百姓吗?不搞一个借贷、或者还粮什么的吗?!”
陈柏双手后负,看了一眼前方的帐篷,旋又看向这满天星辰。
“你觉得,民,是什么?!”陈柏抛出了一个问题,不等刘策询问,便又接着道:“我时常在想,究竟什么是盛世?又或者说,什么样的时代,才能称之为盛世?”
刘策稍作思考,回道:“大抵是三代之治?又或者盛唐开元?!”
陈柏笑了,摇了摇头,“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还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当权者的狂欢,亦或者是朝廷的富足,与百姓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