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番外 女帝后记2

    御史台。
    (御史台的机构职责:主管纠察官员之邪奸,肃正朝廷之纲纪。)
    光听这个职责就知道御史台乃朝廷中枢机构之一。
    御史台下设六院六院中,历代死谏占比最重的,当属察院了。
    御史台的察院又设监察御史六人,分别监管六部及百官之事,纠察其错误。
    差远中官级低的称【监察御史里行】,更低的称【权监察御史里行】。
    而谭思谨呢,他连最低的【权监察御史里行】都不是,甚至都还没进御史台,
    如今我们小谭大人还只是个【校书郎】,主要负责史馆、昭文馆、秘阁的图籍的校正。
    总而言之就是个连文渊阁都进不去的……
    文官,
    边缘文官,
    官职还低。
    但是,没人敢小看我们小谭大人。
    尤其是在户部尚书纪大人亲自给了六个字——【思谨,辅纲之才】的点评之后,小谭大人的名气更是再次达到巅峰。
    为什么说是“再次”呢,因为在谭思谨12岁时,写出了一篇精彩绝伦,堪称集文人智慧之大成的《上钦赋》,
    此赋在宣礼街的一经登出,便被无数才子誊抄,一页页一本本的流传出去,
    最终让谭思谨“一赋成名”,让京中的各大命妇们,早早的就在心中定下了将来的“贤婿”人选。
    那时候,翰林院惜才,经过上报军机处、又在内部进行了讨论之后,决定破格收入谭思谨,让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翰林,成为整个大楚的风云人物之一,
    可是!
    谭家的少年郎……志向并不在翰林,
    于是谭思谨在收到翰林院的提拔信之后,并没有去翰林院进修,而是回了一封《陈辞表》,
    语言温和有礼,主要就是委婉的表达了暂时不去翰林院的意思,这个委婉是怎么委婉呢?
    大概是说,他资历尚浅,去翰林院恐不能胜任,希望能在更低的位置历练历练。
    谭思谨这番话……明显是被他爹润笔过的客套话。
    可是……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国家最厉害也最酸腐的“文人集散地”,
    你哪怕是回复的再委婉,那也是打了翰林院的脸了,
    ——要历练是吧?好好好,让你历练。
    所以说……在“底层磨炼”了足足六年之后,我们小谭大人才终于走上了仕途,
    但,也仅仅是个【校书郎】。
    不过……即便是【校书郎】这种文修的末端岗位,咱们小谭大人依旧能呼风唤雨、一呼百应。
    怎么个事儿呢?
    就是去年科举的时候,上书房女学毕业了一批优秀学子,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女孩子们毕业就等于“归家待嫁”,她们学的东西也将会成为“高门主母”的重要筹码,
    说白了,就是顶级的高门贵族也是需要一个能识文断字、重要场合能吟风弄月的女性来成为中馈主母的。
    所以,以往女性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嫁人筹码”。
    不过去年的时候……这风气就变了,大楚进行了一场以耶律妤芊为首的“女子入仕启蒙活动”!要求女子也能当官。
    那时候,这启蒙活动几乎遭到了全国反对。
    毕竟掌握话语权的还是少部分的上层男性嘛,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校书郎】小谭大人就站了出来,
    那一手的锦绣文章,那“男女理当共同拥有入仕劝”的论调论据,霎时间引起了庙堂下层朝堂的广泛支持。
    后来是女帝亲自拍板,允了女子参加科举。
    女子参加科举的事情我们先不说,就说谭思谨这一“公平公正,且不站在既得利益的性别立场上”的发言,让他又火了一把。
    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御史台虽然没有他的官职,但是给他留了一张桌子。
    因为御史台的人听说,小谭大人当年拒绝翰林院的原因……是想来御史台。
    御史台的人一听这话,嚯哟哟,当时那个激动的……就差大摆宴席庆祝三天了。
    为什么呢?你想啊……
    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掐尖”的地方,
    每年科举的三甲都是让翰林院先挑,等翰林院挑完了才是其他行政部门进行举荐。
    而这里的“其他行政部门”还不包括御史台,毕竟御史这一行……那是高风险职位。
    容易得罪人容易当枪使不说,还没啥实权,
    干这行全靠一腔爱国热情。
    所以说,翰林院和御史台之间,是有一个不可跨越的“人才梯度”的,
    ——能往军机处发展(给皇上出谋划策)的,绝对不往御史台(挑皇上毛病)的方向走。
    这就使得主动走向御史台的小谭大人,将来必定会成为御史台的中流砥柱!
    “现在您能明白……小谭大人虽身不在御史台,但是在御史台有相当的地位的原因了吧?”
    贵妃寝宫中,甄嘉然身边的小
新书推荐: 嗜吃茄柄的大男孩 霞锦流光 把死对头首辅变成白月光 新世纪的魔术师 红楼梦未醒 斩神:明界代理人,开局帝皇铠甲 富婆姐妹花都想把我留在这个家里 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都重生了谁还做渣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