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人回来的消息,系统第一时间告知了陶桃。
陶桃有些感慨,“终于回来了啊!就是不知道姜家老太太如果知道女儿没了,能不能受得住?”
系统不确定道,“姜家人该是早有心里准备的吧?毕竟都过去四十多年了。又是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失去的消息。”
陶桃心情也有些不好受,“是啊!战火之下皆蝼蚁。
“如果不是姜老太太还活着,能记得姜桂女士的又还能有几人呢。”
陶桃对于这对从未谋面的爷爷奶奶很陌生,感觉他们像是活在故事里的英雄,
也就是和林家相处日渐情深,又在叔爷爷林成安的回忆中,听多了那个睿智风趣的爷爷的往事,才慢慢有了那是爷爷的感觉。
可对于姜桂,别说陶家几人陌生了,就是林成安也没见过,
只在大哥的信中,知道有一个聪慧飒爽的大嫂。
林成安还把信拿给陶桃几人看过,
从林成儒写给小弟的字里行间,
能看得出来姜桂很好、他们很恩爱……
但是再多却也难寻。
系统听了陶桃的话也沉默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没有姜老太太,姜家大女儿姜茹能还记着找回妹妹和其后人,那都是情深义重了。
还有姜家那庞大的家财……
哪怕有姜父曾留下的话:他走后林家传于大女儿,家族繁盛得益于大女儿之功,故家财七成归大女儿;
小女儿只分三成家财,作为嫁妆即可。
可财帛动人心啊!
哪怕只是林家的三成家财,也比一般富贵人家的家资丰厚了许多。
姜茹可不只是一个人,她还有丈夫和子子孙孙。
不过,陶桃并不在意这些,
虽然她喜欢攒钱,可她只是穷怕了而已。
哪怕她早就知道了,姜家可能是她奶奶的娘家,
可那又如何呢?
她奶奶人都没了快四十年了,
她爸自己顽强的长大了,还靠自己养活了他们姐弟,
生活过得也还不错,物质上不差别人什么。
而且,她还有一个厉害的系统,钱财,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当然,如果姜家人确实是个好的,那她也会在支持小舅的事业之余,考虑一下姜家,帮助姜家的资产再翻几番,
毕竟,谁会嫌弃钱多呢?
尤其,她作为一个爱搞研究的研究员,多少钱都不一定够花。但是,
多少钱她也都能挣!
陶桃现在有这个自信。
陶桃也就是突然的感慨,稍一分神就继续回到了实验中。
系统不解,“宿主,你准备什么时候去见他们?”
陶桃手上不停,随口道,“我又不知道他们是谁,李伯伯自会有安排的。”
这倒是。
陶桃最近很忙,虽然国际交流会已经结束快一个月了,她手上的基因技术和细胞技术的研究已经到了关键期。
因为她在交流会上分享的那份中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报告,中医界好些人知道了她,
虽然陶桃表面是在说中西医结合的事,可中医们都认为,陶桃就是在给传统中医正名。
证明了中医不比西医差,甚至更好!
不然,为了西医研究不出来那么好的药,反而是中医研究出来了呢?
老中医们看到了有生之年华夏中医重新辉煌的希望。
也因为陶桃的分享,被打压了多年的中医,得到了最好的正名。
好些老大夫因后人无心学中医,痛心传承断绝,
本来都要放弃挣扎了,此时又焕发了生机。
拿着国家台电视里重播的电视画面,说自己的不肖子孙。
“看看,看看,连人家外国人都要来我们夏国学中医,听中医讲课。你们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好好学!”
“那!看看,这个膏方,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都用好几百年了!人家专家都说了好,那还能差了?!”
……
有认同欣赏陶桃的,就有觉得她小儿狂妄、贻笑大方的,
更有一些自认为老资格的所谓前辈们,相当不满陶桃把中医传给外人,
还是一群坏透了的洋人!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少。
受思想和格局的限制,不认同陶桃给外国人讲解中医的大有人在。
也有一些崇尚西医者,哪怕外国医学专家都认同了陶桃的理念,他们还要强辩西医就是比中医更强。
还把如今夏国研究出来的各种好药,都强加上西医的功劳。
私下交流讨论的话,陶桃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可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居然还想找到学校来给她“上课”……
好在陶桃撰写的报告,是找几位医学界的泰斗们,请教讨论而得,
如陈老他们这些学界泰斗的权威,总归是比陶桃一个年轮后辈更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