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回忆了自然现象的风,不得不提下雨,风雨兼程,风雨向来都是伴生词汇,密不可分,有风吹过,一半概率会伴随降雨或降雪,风雨交加和风雪交加的词汇。描绘的是大风,极端天气,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火都是自然规律,都有其用处,不一定全是坏处,凉风就能让人舒服,风力还能发电,是一种可生能源,风能杨帆,风能火攻,看人类怎么使用自然资源,雨水也一样,农作物更需要雨水的滋润,风调雨顺是我国几千年的诉求,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大量的农田水利需要雨水灌溉,就连古代打仗都有过水攻和火攻谋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中国民谚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充分表明了雨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让“贵如油”的雨水这样白白流走就太浪费了,20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在雨水的再利用上下足了功夫: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最大效率地把雨水转化成地下水。芝加哥就建了一套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
波特兰有一座着名的雨水花园,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雨水排放和过滤的问题,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空间。
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利用雨水德国每年可节省2430立方米饮用水。
日本可以算得上是将雨水利用得最出神入化的国家之一。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等。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雨水的作用可不仅于此。在中国,雨被赋予了一些玄幻色彩。雨水被视为“无根水”,吸取了日月精华,具有神奇的功效。《西游记》中孙悟空为患病的朱紫国国王配药,其中的一味药引便是这无根水。中国民间有雨水可以净化心灵、洗涤灵魂之说,佛教人士还选择用雨水为貔貅开光,赋予其灵性。
雨水的作用被传得越来越邪,《本草纲目》中有这么一段:“立春雨水夫妻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李时珍还为此做了专门的解释:“春节雨水,其性始是春升生发之气,故可以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古方妇人无子,是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意思就是春天的雨水蕴含勃勃生机,含有生发之气,所以不孕的夫妻喝下去就能怀孕。说的可能有点夸张了,描述的米云不顾卫生状况要干一杯雨水的节奏,因为米云从小在农村长大,湖水和河水都喝过,不会嫌弃雨水不干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老话还经常浮现米云的耳边。
米云记忆中的雨是什么,是快乐的雨水,并不是风调雨顺的雨水,米云现阶段的回忆都停留在十五岁之前,不愿触碰青年时间段的回忆,不是因为时间近不愿回忆,只是觉得童年时间段的回忆最珍贵,当然青年时间段的回忆也不差,慢慢来,回忆录是可以写到年老体衰的时候,越靠近的时间段越敏感,越复杂,回忆靠近当前就要避嫌,毕竟大部分人都还在世,不便多谈是非。回忆的也是轻松愉快正能量的事情,不愿触碰不愉快的记忆。
快乐的雨来自哪里,当然来自于童趣,小猪佩奇迷你剧里面还有踩泥坑的桥段,米云记忆中雨带来的快乐,不是指淋雨过程中的落汤鸡,只是雨水带来的快乐,雨过天晴有彩虹,这在米云小时候真能经常见到的七彩彩虹,米云小时候的年代没有什么水泥路和柏油路,全是泥巴路,直到米云村里2000年左右全村搬迁出去,河堤上下和家门前都没有几户人家打过水泥地面。
下雨后,一般会天晴,只要不是雨水的季节,小伙伴们就会出来找乐子,玩泥巴也曾经是小伙伴们的游戏项目,暴力摔稀泥巴到地上,或捏个泥人啥的,还有玩过家家,雨水和稀泥巴也是重要的道具,可以用来做道具菜饭和糕点模型,还有制作成包子馒头模型,这是在家里的快乐。
下雨天气不会影响上下学,尤其是村里的小学,就几百米远,米云都不用雨伞,下个坡,一冲就跑到学校了,也不怕淋湿,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雨水的快乐就会提现出来了,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学校搭餐模式,自己带大米交学校,按每顿饭二两米的标准,一天两餐,一学期一交,没有多退少补的概念,规定每年上交多少米,学校随便测算的一个标准,学校给学生蒸白米饭,学生自己准备饭缸,还要自己带菜去学校,小学四年学校没有卖菜的,大家带的都是昨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