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安排常茂

    倏地,朱标坐起身来,感觉天旋地转的。

    “不好,起猛了,有点儿晕。”

    趴在桌子上缓了会儿,朱标慢慢直起身来。方才他想找几个各方代表一起来商议一下,譬如公侯代表信国公汤和,朝臣代表右丞相胡惟庸,大理寺卿刘基,宗室代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

    可是趴在桌上的这会儿,他又想到,如今便宜老爹尸骨未寒,尚未下葬,自己就擅改先帝政令,怕是徒惹非议,于名有碍,得不偿失。于是,他把写有几条纲要的纸张折了起来。

    “还是烧了吧,万一被人看到,还不定传出什么谣言呢!接下来的半年,只需要按部就班,让父皇入土为安。”朱标自言自语道,叫王祈年过来点了烛火,将纸烧了。

    “陛下,韩国公求见。”王祈年熄灭了烛火。李善长已经开了一会儿了,他看到朱标起身又趴俯了下去,也没敢打扰。

    “哦,快叫进来。顺便搬把椅子过来。”朱标站起身来,来回走走,舒展四肢。

    “老臣叩见陛下。”虽年过六十,李善长依旧精神饱满,拄着拐杖就要跪地叩首。

    “李先生免礼。”朱标赶紧上去搀扶,让他坐在王祈年搬过来的椅子上。李善长推让不过,只得欠身就坐。

    “有什么事儿,先生递个折子,或者让中书省的官员转达一下就行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老臣受命督造先帝陵寝,不敢懈怠,然实在有愧陛下所托。”李善长缓缓地说。

    “怎么?出了什么事儿?地宫冒水了?”朱标一惊,古人极看重身后事,更何况帝陵,地宫一旦渗水,那可就麻烦了。

    “非也。时进八月,雨水渐多,土地泥泞,导致修造工程时断时续,恐怕难以按时完成地宫、宝城以及宝顶的修建。老臣有负圣恩,向陛下请罪。”李善长起身施礼。

    朱标再次把李善长扶坐,说:“天气使然,与先生无干。那先生预计,何时可以完工?”

    “老臣以为,按照现在的进度,要推迟一个月。然先帝停灵日久,于礼不合。臣请陛下调动在京诸卫参与工程,以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工。”

    “先生所言有理,朕这就下旨。”

    “谢陛下。”李善长起身施礼。

    “先生不必拘礼。”朱标笑着说,“可还有其他事情?”

    “仅此一事,老臣告退。”说着再施一礼。

    “先生勿急。”朱标说,“王祈年,让锦衣卫准备车驾,送韩国公回府。”

    “老臣岂敢!”李善长推辞道。

    “先生年事已高,保重身体要紧。”

    “谢陛下。”李善长说完,在王祈年的搀扶下走了出去。

    “就为这点儿小事儿,亲自跑一趟?韩国公的腿脚也太不值钱了吧。”朱标在殿门口看着慢慢远去的李善长,喃喃自语。

    “顺子?”朱标喊道。

    “陛下!”秦顺颠儿颠儿跑了过来。朱标登极后,将便宜老爹朱元璋的老人王祈年留用,同时让秦顺也随侍左右。

    “派人去一趟郑国公府,告诉常茂,这两天有空进宫一趟,朕找他有事儿。”朱标随口说道。

    “小的遵旨。”

    “另外,那个掌柜的”话到嘴边,朱标却死活也想起不来了,“叫什么来着?找到了没有?”

    秦顺回答:“孙喜旺,海宁人。最近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的消息。”

    “怕不是上了启本吧,这阵子太忙了也没顾得上。你去春和宫的书房里找找看。”

    “小的这就去。”

    一个时辰后,秦顺从春和宫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启本。

    朱标一边翻看启本,一边说:“人找到了。不过,他倾尽家财求医问药,可最终他父亲还是病死了,母亲、妻儿尚在,日子过得清苦。”

    “真是个可怜人啊!”秦顺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朱标沉声道,“老百姓生活不易啊!”

    郑国公常茂收到宫里的消息,心中不明所以,有些惴惴不安,于是第二天早朝之后就进了宫,朱标叫他到乾清宫见面。

    “听你姐说,你想去北边军中历练历练?”朱标开口问。

    “陛下,臣......”常茂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虽是将门之后,平时兵书也没少看,但是还没上过战场。要说他想躺平,倒也不是。和他年岁差不多的公侯子弟,有不少已经在家长的安排下去了前线军中,他心中些许羡慕。

    “叫姐夫,这儿也没外人。”朱标微笑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着鼓励。

    “好的,姐夫。”看到朱标的眼神,常茂稍微放松了些,“那个,魏国公家的徐允恭、宋国公家的冯诚,都到北边去了。姐姐说,军功、爵禄得靠自己去挣,而且我不比他们俩差,他们能杀敌立功,我
新书推荐: 北极星的星光 重生后替身小师妹她不干了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爱吃角瓜 战火燃星宇 道途仙凡 民间怪谈奇闻录 九世穿越我要苟着 盛唐奇幻录 逆世仙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