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增加休假

    知道真相的朱标,当然不会像朱元璋一样,派人去调查,求证事实,但是他也不想过多地干预历史进程——暂时不册封王禑,先让他权知国事,拖上个几年再说。从历史来看,王禑一改之前王颛的亲明态度,积极与北元纳哈出联系,更有甚者竟然图谋东北。

    相比于高丽王禑,李氏朝鲜的忠诚度更高一些,让李成桂上台依旧是当前的最佳选择。对于占领朝鲜,朱标兴趣不大。唐代在朝鲜设置府道,施行直接统治,元朝军事占领,设置行省,结局都不好,最终还是半岛自治。

    半岛所在,物产匮乏,缺粮少矿,直接占领,维持必要的军队,后勤负担太重,若对当地盘剥过甚,又容易滋生敌意,对于这种价值不高的地方,扶植代理人性价比更高。只要保证半岛稳定,一方面能够协防东北,另一方面作为东征日本的桥头堡,谁当国王都无所谓。

    对于高丽使者,朱标恩威并施,承认王禑的既得地位,许他署理国事,暗里提点他,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以礼治国,忠心奉主,才是求存的正道,否则天威降临,便是五雷轰顶,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高丽内政,朱标不打算干预,就看李成桂能不能成事儿了。同时,让大都督府行文定辽都卫,让他们密切注意纳哈出和高丽的动向,一旦有情况,立即上报。

    再一转眼就年底了,出人意料的是北边扩廓居然毫无作为,并没有趁国丧之际举兵南下。无论他怀了什么心思,这样的结果朱标也乐见其成。

    永乐元年(公元1375年)正旦日,按照惯例,朱标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在谨身殿大宴群臣,亲王、在京公侯,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使者均在其列。皇太后、皇后在坤宁宫接受命妇朝贺并赐宴。

    赐宴之上,朱标先端起酒杯:“值此佳节,朕与诸位爱卿共饮一杯。”随后先干为敬,席间众人也满饮一杯。

    “诸位爱卿吃好,喝好。”朱标边说起身离座,缓步走到众人之中。众臣见皇帝来了,哪敢安坐,纷纷起身。

    “别拘束,放松。”朱标连连示意,“朕这里有一首打油诗,说出来给你们听听。”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诗一念完,殿内一片寂静,先前的觥筹交错之声,荡然无存,紧接着是一片跪地请罪之声。能够参加赐宴的,哪个个不是高官显贵,后脑勺长眼睛,心眼儿里长心眼儿。皇帝这诗的意思,肚子里都明白,就看下面的话怎么说了。

    “诸位这是做什么?都起来吧。”朱标伸出双手微微抬起,“朕就是随便说说。这首打油诗,一看作者就是当官的,而且还是京官。他手中有权,心中有苦,奈何君王要早朝,自己起不来。想要睡到日上三竿,想要睡到自然醒。”

    “这个过分吗?”朱标像是在问,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朕认为并不过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这一点的人,恐怕这世上也不多吧。一个农民、一名工匠、一个士卒、一名商人,他们为了能够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定然不会睡懒觉的。作为一个官,一个我大明的官员,竟然想着天天过这样的悠闲日子,朕只能说他不配做官。”

    周围站立的文武百官,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一个个垂手而立,听皇帝说话。

    “先帝创业艰难,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事情多如牛毛。别说是四时起着衣,父皇有时甚至没有着衣的机会,因为昨天的衣裳就没下过身。之所以如此亲力亲为,无非是想多为百姓、为国家做些事情,为子孙后代打造一个大好河山。”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确实不错。但是这样两种生活是不能兼顾的,心中有家国之重,恨不得每天再多一些时间。朕,以先帝为榜样,继续兢兢业业,照看天下社稷。朕,希望你们.......”朱标伸出手指,指了一圈,继续说。

    “你们也能够心怀百姓,为朝廷、为百姓办事儿。记住这句话,当官不是作威作福,当官是为人民服务。”

    “臣等谨遵陛下圣训。”一片山呼之声。

    “当然了。”朱标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微笑,看得众人心中一跳,“这首诗所表达的另外一层意思呢,朕也可以理解。我大明开国以来,国事繁重,诸位爱卿公务繁忙,偶尔像偷个懒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朕决定,调整一下官员的休沐制度。”

    听到这儿,众臣都伸长了耳朵。皇帝前面铺垫了那么多,话题转到休沐制度上,那定然是要增加公休的天数,真是天大的好事儿。

    “胡惟庸。”朱标点名。

    “臣在。”胡惟庸上前出列。

    “你简单记一下朕的话,然后中书省牵头拟个细则,争取尽快推行。”

    没等胡惟庸回答,朱标接着说:“第一,除十二月和正月外,每月在月末公休4天。第二,冬至日到正月十七日公休,这个休假期比较长,要做好值班安排,朝廷的急务不能耽
新书推荐: 快穿:替身女配上位攻略 洪荒:开局成了值世门神 斩神:烛龙代言人,开局弑神枪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帝霸永恒 星辰重启 玄学真千金,有卦她是真的会算 癌症晚期,老婆白月光回来了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