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俊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而崔罕同样也是。
因为此人正是当初他们游历国子监之时,所遇见的那人,大宋的状元郎杨慎。
杨慎去除他父亲的名声,他在文坛影响力也丝毫不小,有人说这是传承。
而且一门两状元郎,这本就是很具有话题性,父子两人都是少年成名。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如今在这个时候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代表着其父,那么无论他本人如何去想,至少在旁人的眼中他就是替其父前来的。
崔罕,李明俊一等高丽士子可能并不知道其中深意,但是其他的大宋士子定然会如此联想的。
如今这种架势也不过是小的,若当真是杨秉杨相公亲临,如今这局面理应会更加轰动些。
恐怕这里的所有士子都会起身作揖相迎了,这不是因为其权位的影响力,而是他乃是一门学问的宗师人物。
虽然不是当世的“圣人”,可也是魁首泰斗的人物。
如这样的身份,无论是你是不是杨学的门人弟子,都会对其身份表示尊重的。
他们所辩论的乃是学术之辩,而不是上升到个人之上。
就像是对方绝对你的学术误人误己,但是不会去攻讦你的德行不行一样!
所以当下的学术环境是良好的,朝堂之上曾经也有一些人不从你的能力方面寻找问题,而是从你的私德方面看待问题是一样的。
当然身为大儒,德行也是首要的,不过他们不会盲目的去攻讦和推崇。
而在大殿前,身为大儒的孙复数人有蒲团之外,其余之人都是席地而坐。
这倒不是有意的偏袒,而是这完全是自发性。
杨慎也是随着让出的位置席地而坐,随着他的坐定后,众人觉得今日孙先生讲经定然不一般。
孙复在经学之上谈论造诣,那定然是《春秋》,孙复站在殿前依旧显得精神熠烁。
孙复站立那么身边的人自然也是站立着的,可见对待讲学没有半点的轻视。
这就是他的为人,即使今日讲学之地并非是在太学,而是在乡间的小路上,眼前也没有如此云集的士子,而是村中顽童两人,他依旧会十分认真的对待。
他轻名利而重德行,这也是为何能够受到如此多的士子敬重的缘故。
他站在诸多士子跟前,眼神平和:“我囿于深山,却也听闻过如今大宋大才频出,有后辈弟子问我可知格物致知之论?”
“我道自然听说过,当今杨学中任何一名弟子都能够与你说出一大番道理来,可我觉得格物致知乃是圣人的学问,说的乃是极对的!”
孙复此言一出,果然底下就有骚动,因为杨学门人没有谁不知道格物致知,并且将此视作了学问的根本。
如今孙复此言一出难道是在承认杨学的正确性,而推翻自己的理论吗?
有如此疑问的绝对不再少数,使得原本寂静无声的广场上,已经出现了骚动之声。
而孙复身边的弟子并没有任何意动,像是早已经有所预料一般。
“泰山先生此言是何意思?难道是为了迎合君上,攀附上杨相公所以才会这般言语?”
“我看想来没有那般简单,泰山先生底下门人众多,若是以名望为官,前些年就能够入朝为官了,何必会等到现在自毁名声,要我看何兄再等等,泰山先生定然有其他深意!”
底下有人有此怀疑,但是也更多人坚信泰山先生定然是有下文的。
果然孙复立刻有所转折,说:“不过格物致知,却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非知行合一也,而先知之而行之!”
他看起来仅仅是数字之差,真正的核心理念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明白底下的许多人有异问,不过还且请我将此说完。”
“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他的这幅姿态仿佛是在乡间学堂授课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严肃以对,仿佛眼前根本不是学术之争。
这番话并不难理解,底下都是穷极经学的士子,即使这话在现代也是很好理解。
也就是说,要从身边的小事入手,钻研透其中所包含的天理。
天理这种存在,并非是如佛道两家中所说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指的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他并非盘坐在蒲团之上,而是站立在殿前两个时辰都未曾停歇,条理清晰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这并非是讲经,可对于底下的士子而言却更加珍贵的一堂课程,因为这是在阐述理。
杨慎的悟性很高他一直都很聪明,他没有主动提问,并不代表着对于孙复所说的核心理念都统统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