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正日,王府上下,人人换了新衣,我当然更不能例外。
黎明时分,三个侍女已经同时来到我的房里,为我洗漱打扮,为我穿上了嫁娶时的新衣,又在我的腰带上悬了块鸳鸯玉佩。
她们也一定没有见过我现在的样子,痴痴的笑着,异口同声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赏!”
站在镜子前,我细细地打量着自己,甚是满意,心情亦是大好。
第一次穿这样喜庆的大红色衣衫,穿在身上自有一番滋味,但我同时也在想,这一定是最后一次。
拜天地的礼堂毫无疑问的设在信王府。
悬灯结彩,装点得花团锦簇。
皇兄送来的一幅“鸾凤和鸣”四字悬在礼堂正中。
整个京城,红妆十里。
昨夜的雪白映衬的今日愈发鲜红,若站在承天门俯瞰整个京城,映入眼帘的一定是红白交错的画卷。
喜庆的羊毛红毯,替代了道路上所有的皑皑白雪,一直从信王府正厅铺设到慕容府门前。
仅为这一件事,皇兄已让宫里的绣娘足足准备了几个月。
皇兄当然为男方主婚,而为女方主婚的人,却是慕容婉。
京城里的官员,还有一些世家子弟,也一一上门送礼道贺。
就连远在北境的大将军陈靖也于昨夜返京。
母后总归没有再骗他的儿子,在月桂的陪同下,脱去了一身僧衣,换上了曾经的华贵宫装。
申时一刻,吉时已到,鞭炮连声鸣响。
一众宾客齐到大厅,赞礼生朗声赞礼。
祭完祖宗以后,我也终于骑着白马,如愿以偿的用八抬大轿将真儿迎到了王府门前。
鞭炮声一停,丝竹之声响起,众人眼前一亮,只见四位妙龄少女,簇拥着慕容真缓缓下轿,她身穿大红锦袍,头戴金银步摇,脸罩红巾,在陪同侍女的搀扶下,婀婀娜娜的跨过王府门槛,跨过火盆,来到了王府正厅。
男左女右,我与真儿并肩而立,通过一根鲜红的花束牵连在了一起。
可她的头上盖着红盖头,我并不能看到她的表情,我只听到她轻轻地呢喃了声,“和煦哥哥,你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
赞礼生伸长脖子,朗声喝道:“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
没有任何意外。
皇兄跟慕容婉看起来仍相敬如宾,脸上的笑容就像是真的发自内心一样。
有笑出声的,可也有流着泪的,比如母后,比如小兰……
当然,也有看不清悲喜的,比如慕容诚,比如晏行歌……
还有一些来不及看到我幸福的人,比如,曹辉,比如朱雀……
跟我一同长大的冷冽仍没有回来,这是我唯一的遗憾。
一个人也许只有在大婚的时候才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自己短短地半生,竟能与这么多人相识,这岂非也是一种幸福?
信王殿下的大婚,已是自北莽归降以来的第二件大喜事,所以酒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送完宾客,已是入夜时分,我也已呕吐了不下七八次,但我就着冷水洗了好几次脸,好让自己能清醒一些。
好让这个夜晚,是最好的我。
我从未见过别人入洞房是什么样,我也常常在想,新郎官会不会也跟我一样紧张。
外面又开始下雪。
屋里温暖如春,桌上亮着一对红烛。
她就静静地坐在床上,头上还盖着红盖头,红色的新宣被褥上,撒了枣子,花生,桂圆,以及莲子。
在看到这几样干果的时候,我本就因为醉酒的脸显得更红了。
寒冬腊月的天气,我却恨不得想要把衣服全脱下来,再痛快的洗一个凉水澡。
我越靠近她,越急不可待地想要伸手揭开那顶红盖头,可她却也抬手将我拦住,随即嫣然一笑,“要用秤杆,这才叫称心如意。”
“哦,对!”
我四下环顾一通,却发现缠满了红纱的秤杆就放在身后的桌子上。
这一次,她总算没再拦着。
鲜红的盖头被挑落的这一瞬间,绝对是我人生最得意之时。
屋里的烛火很亮,却也亮不过她的眼眸。
仿佛世上所有的女子加起来,也都不及她的万一。
谁也无法形容这一刻的她有多美。
我一时也看地呆了,竟忘记了说句话。
她脸上忽然也飞起了红霞,低着头轻声道:“和煦哥哥,我终于嫁给你了,真好。”
默然半晌,她又问道:“你怎么不说话?只盯着我看?”
我反问道:“你不是也在看我?”
她却摇摇头,并不打算承认。
我笑着道:“你没有看我,又怎知我在看你?”
她的头更低了,俏脸几乎要埋在胸前。
我忍不住感慨道:“我只是在想,我这会儿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